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其十》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其十》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西湖湖外水,汹涌入城流。

比户升高阁,通衢塞大舟。

学泅儿辈喜,绝爨老夫忧。

会见蹄涔涸,鱼虾悔浪游。

(0)
翻译
西湖之外,江水澎湃涌入城中。
家家户户建起高阁,大道上舟船难以通行。
学习游泳的孩子们欢喜,而无炊火的老人却为此忧虑。
等到江水干涸,鱼虾会后悔曾经在浪中游荡。
注释
西湖:杭州西湖,著名的湖泊。
汹涌入城流:形容水流湍急,涌入城市。
比户:家家户户。
升高阁:建造高阁以观景或防洪。
通衢:大路。
塞大舟:舟船无法通过。
学泅:学习游泳。
绝爨:没有炊烟,指生活困难。
蹄涔:蹄印中的积水,比喻极小的水洼。
涸:干涸。
悔浪游:后悔曾经在水中嬉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的大雨带来的洪水景象。开头两句“西湖湖外水,汹涌入城流。”生动地描述了洪水已从西湖溢出,不仅泛滥到了城市之中,而且还在不断地向前蔓延,给人的感觉是水势浩大,情景凄凉。"比户升高阁,通衢塞大舟。”则进一步描绘了洪水的威力,连房屋都被淹没,只能登上高阁避难,而城市的大街小巷也被积水填满,甚至能够停泊大型船只。

接下来的“学泅儿辈喜,绝爨老夫忧。”表达了不同年龄和心态的人们对这场洪灾的反应。年轻人可能因为洪水带来了某种新奇和刺激而感到快乐,而老年人则因为担忧家园和生活的不安而感到忧虑。

最后两句“会见蹄涔涸,鱼虾悔浪游。”通过对比平日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的马蹄与鱼虾,现在却不得不面对洪灾带来的困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灵的同情,以及对自然灾害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落牙行

昔年左车第一牙,居然脱落诚堪嗟。

今年又一齿,欲落未落如秋瓜。

又如洪河流,泛此无根槎。

清晨鼽嚏忽在地,两龈开豁何谽谺。

其馀未落者,满口皆龌牙。

乾肉不敢决,所虞饭有山田砂。

人生如此老丑露,尚敢摇唇鼓舌争喧哗。

太官之羊既无分,屠门大嚼从人誇。

但可朝餐地炉所煨之紫芋,莫饮瓦瓮所酿之松花。

我不愿范雎摺齿作秦相,我不愿张苍食乳如鱼呿。

愿如昌黎口存十三齿,文章千百传英华。

(0)

和答颐庵先生寄示二绝句之韵·其二

凤凰台上望庄台,喜得云缄手自开。

就里频频问乡信,阿罗三月没书来。

(0)

舟中有作奉呈公相

喜得天风送去舟,还从楚尾识吴头。

浪花白处鱼吹雨,梅子黄时麦弄秋。

一派棹歌连觱篥,两行旌旆杂兜鍪。

路人解说朝天马,昨日清明过泗州。

(0)

喜国公大人奉诏北征

使节方临外,兵符忽自中。

素心承一德,纶语冠群公。

马熟茐河草,旗生瀚海风。

晓占幽蓟色,云物霁崆峒。

(0)

月桥晚步·其二

两楼钟鼓自西东,野水长天夕照红。

一片閒鸥飞尽处,数家茅屋酒旗风。

(0)

春词

淮东儿女十四三,掘菜条桑学养蚕。

春气熏人浓似酒,不曾饮去也须酣。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