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七》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七》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官舍有丛竹,结根问囚厅。

下为人所径,土密不容钉。

殷勤戒吏卒,插棘护中庭。

绕砌忽坟裂,走鞭瘦竛竮。

我常携枕簟,来此荫寒青。

日暮不能去,卧听窗风泠。

(0)
注释
官舍:官府住所。
丛竹:成簇的竹子。
囚厅:囚犯审讯的地方。
径:小路。
土密:土壤紧密。
不容钉:无法钉入。
戒:告诫。
吏卒:官府差役。
插棘:插入荆棘。
绕砌:环绕台阶。
坟裂:竹子裂开。
走鞭:疾风吹动的竹子。
携:携带。
枕簟:枕头和竹席。
荫寒青:乘凉在翠竹下。
日暮:傍晚。
卧听:躺着听。
泠:形容风声清冷。
翻译
官署旁有一片竹林,扎根在囚犯审讯的厅前。
竹林下是人们过往的小径,土壤紧密得连钉子都难以插入。
我恳切地告诫吏卒,要在庭院四周插上荆棘以作防护。
竹林环绕的石阶突然裂开,仿佛竹子在疾风中摇曳,显得孤独又瘦长。
我常常带着枕头和竹席,到这里来乘凉,享受翠竹带来的清凉。
到了傍晚仍舍不得离开,躺下来听窗外的风声,清冷而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官舍庭院的景象,通过对丛竹、囚厅、人行径等景物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诗中“殷勤戒吏卒,插棘护中庭”一句,表现了主人对园中草木的珍视与保护之心。而“绕砌忽坟裂,走鞭瘦竛竮”则透露出一种自然界动态变化的生机勃勃。最后,“我常携枕簟,来此荫寒青。日暮不能去,卧听窗风泠。”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片园林的喜爱,以及在黄昏时分,不忍离去,只愿沉浸在这份宁静与自然之声中。

苏轼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造诣,在诗中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思,使得每一句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景和意境。通过对园林生活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的隐逸情怀,更倾泻出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自然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三登乐·其二

路转横塘,风卷地、水肥帆饱。眼双明、旷怀浩渺。

问菟裘、无恙否,天教重到。木落雾收,故山更好。

过溪门、休荡桨,恐惊鱼鸟。算年来、识翁者少。

喜山林、踪迹在,何曾如扫。归鬓任霜,醉红未老。

(0)

三登乐·其三

今夕何朝,披岫幌、云关重启。引冰壶、素空似洗。

卷帘中、敧枕上,月星浮水。天镜夜明,半窗万里。

盼庭柯、都老大,树犹如此。六年前、转头未几。

唤邻翁、来话旧,同篘新蚁。秉烛夜阑,又疑梦里。

(0)

缲丝行

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姑妇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缲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著,明日西门卖丝去。

(0)

扇子峡

兹行看山真饱谙,今晨出峡仍穷探。

南矶北矶白铁壁,千峰万峰苍玉篸。

横前直疑江已断,崛起竞与天相搀。

蜀山欲穷此盘礴,禹力已尽犹镌劖。

望舒宫中金背蟾,泥涂脱尽馀老馋。

下饮岷江不知去,流涎落吻如排髯。

挈瓶舣棹?清甘,未暇煮茗和姜盐。

聊将涤砚濡我笔,恍惚诗律高巉岩。

(0)

范老前岁相别约归括苍便游四明今不知何地暇日有怀

春色重来意未阑,故人一去肯复还。

括苍洞天扫旧隐,补陀海岸寻神山。

杖屦云烟远游乐,衣裳风雪行路难。

鸿飞冥冥鸥浩荡,安得置之鸡鹜间。

(0)

姑恶

姑恶妇所云,恐是妇偏辞。

姑言妇恶定有之,妇言姑恶未可知。

姑不恶,妇不死。

与人作妇亦大难,已死人言尚如此。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