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补梁间垒,能寻花下门。
春来与秋去,莫负捲帘恩。
解补梁间垒,能寻花下门。
春来与秋去,莫负捲帘恩。
这首诗以“咏燕”为主题,通过描绘燕子的行为和习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句“解补梁间垒”,形象地描绘了燕子在春季忙碌筑巢的情景,它们懂得修补旧巢,展现出燕子勤劳的一面。这不仅体现了燕子对家园的守护,也暗含了诗人对勤劳品质的赞美。
次句“能寻花下门”,进一步展示了燕子的智慧与生活习性。它们能够寻找花朵下的隐蔽之处作为休息或觅食的地方,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燕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联系的洞察。
后两句“春来与秋去,莫负捲帘恩”,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春来秋去,自然界遵循着既定的规律循环往复,而燕子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其迁徙与季节紧密相连。诗人在此呼吁人们珍惜自然界的美好,不要辜负了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即要尊重并保护自然环境,与之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燕子行为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敬畏,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思,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高台瞰层碧,岫幌森筠幢。
恍如青原人,觌面呼老庞。
胡为未免俗,儒冠学为邦。
曾无白雨手,但补百碎腔。
平生爱山癖,至老成膏肓。
穷探偶会意,夜半力欲扛。
一存短豆恋,心境不得双。
坐旷燕巢幕,览胜猿窥窗。
故山如故人,未见心已降。
脂车蜡两屐,烟云恣冲撞。
竹根扫三径,荷锸悬酒缸。
外物不可必,斯言有如江。
秋曦上观阙,晨驺散蜂衙。
追随我辈人,偶到蓬莱家。
主人心远尘,门无车马哗。
峰峦生几棐,图书乱签牙。
午簟琅玕清,莼瓯荐流霞。
坐令秋风思,悠悠起天涯。
微官浪自缚,霜蔓萦寒瓜。
爱子庭宇静,同官谢纷华。
寓意语成剧,忘机虑乃赊。
得酒且复尽,昏林欲藏鸦。
壮岁追随鬓已苍,谁将勋业问行藏。
怜公惜莫鸡群鹤,顾我凌兢虎质羊。
败柳亦工喧暮雨,寒花直欲腻秋霜。
更谋浊酒穷清夜,明日山深木叶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