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虚己》
《赠虚己》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溪边幽树好烟霞,别后春风几度花。

梦忆一岩红薜荔,心轻三事紫袈裟。

禅机悟了身无著,诗句高来鬓有华。

不遇苏州韦应物,昼公篇什向谁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
sòng / wángchēng

biānyōushùhǎoyānxiábiéhòuchūnfēnghuā

mèngyánhóngxīnqīngsānshìjiāshā

chánleshēnzheshīgāoláibìnyǒuhuá

háizhōuwéiyìngzhòugōngpiānshénxiàngshuíku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禹偾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感情。

首句“溪边幽树好烟霞”,通过溪水旁幽静的树木与迷离的云雾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紧接着,“别后春风几度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留恋,以及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第三句“梦忆一岩红薜荔”,通过梦中记忆的一片岩石旁盛开的红薜荔,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追寻与向往。第四句“心轻三事紫袈裟”则表达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他对于禅机的悟性和对诗词艺术的追求。

在第五句“禅机悟了身无著,诗句高来鬓有华”,诗人通过禅宗思想的领悟,表达了自己精神上的解脱和对诗艺的自信。这里,“鬓有华”指的是头发间散发着光彩,比喻诗人的诗作如同璀璨之星,闪耀着文学的光辉。

最后两句“不遇苏州韦应物,昼公篇什向谁誇”,则是诗人对于未能在苏州与韦应物相遇而感到遗憾,并表达了他对昊公(即李白)诗篇的推崇和敬仰,以及对诗歌传承的深切关怀。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禹偾在自然美景中的情感体验,更展现了他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与自信。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有田妇献水麦甚美不知滹沱玉食曾有此否感怅作诗

牟麦未全黄,和灰熟煮香。

嚼来冰响齿,咽下露生吭。

肉似鸡头韧,形疑鲎子长。

食芹应配美,吾欲献君王。

(0)

十月初三日追记丙子岁以此日风雪中度平坑岭入马耳峰

岁穷常鲜裕,人老更多悲。

白日无閒客,青山有了时。

乾坤马迹满,风雨鹤巢危。

去岁来坑岭,移家度崄巇。

(0)

十村绝句·其六酒

青帘悬碗谁誇大,小閤留人更放饶。

我有布袍堪典否,如今无客解金貂。

(0)

题明觉寺在在堂十二首·其五

一溪高自扑岩来,寺在岩腰水抱回。

林下老僧相顾笑,柴门今始为君开。

(0)

游灌顶三首·其二

万松偃蹇插云根,四面诸峰尽子孙。

日日飞烟云雾敛,不妨掌上看乾坤。

(0)

挽黄助教四首·其二

有客携来幼妇碑,细看一字是褒辞。

触蛮索战吾无此,方信黄家万顷陂。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