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课仆奴,绕舍诛蒿蓬。
身非郭橐驼,学作种树翁。
胡不种杞柳,但种青青松。
念汝受命独,劲气凌三冬。
明年见汝生,何年矫苍龙。
种德亦吾愿,穆如松上风。
安知百载后,无人思角弓。
麦阴行可赖,不必荒茅中。
唯当护以棘,养视如婴童。
此法岂浪传,闻诸玉局公。
清晨课仆奴,绕舍诛蒿蓬。
身非郭橐驼,学作种树翁。
胡不种杞柳,但种青青松。
念汝受命独,劲气凌三冬。
明年见汝生,何年矫苍龙。
种德亦吾愿,穆如松上风。
安知百载后,无人思角弓。
麦阴行可赖,不必荒茅中。
唯当护以棘,养视如婴童。
此法岂浪传,闻诸玉局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的《种松》。诗中描绘了诗人清晨亲自指导仆人清除杂草,准备种植松树的情景。他自比为郭橐驼,虽非专业园艺师,却有着对种植树木的热爱与执着。
诗人选择种植松树而非其他植物,是因为松树坚韧不拔,能够抵御严寒,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和不屈。他关心松树的成长,期待来年见到它们生机勃勃的样子,甚至想象着松树能像苍龙般矫健。同时,诗人也表达了通过种植树木来积累道德修养的愿望,希望如同松树一样,保持高洁的品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诗的最后,诗人提醒自己要像保护婴儿一样细心照料这些树木,传承这一种植之法,即使百年之后,仍有人会怀念这种植树的智慧。他相信,这片种植的麦田不仅能够带来收获,还能滋养人心,如同松树上的清风一般,给人以宁静和安慰。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品德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