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
空糊赪坏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
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
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
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
空糊赪坏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
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
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词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览古》。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个人的逃避与超脱之情。
"莫恃金汤忽太平"一句,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金汤即皇帝的浴池,太平则是极度安宁的社会状态),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国势兴衰的深刻感悟。金汤象征着权力与奢华,而“忽太平”却暗示了这种状态的不可持续性。
"草间霜露古今情"则是借景抒情,诗人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来表达对历史长河中人们共同情感的体察。草间的霜露既可理解为季节更替,也象征着时间流逝和事物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空糊赪坏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诗人表达了对功名利禄、权力斗争的无奈与失望。"空糊赪坏"形容那些徒劳无功的事物,而“欲举黄旗”则是指有心想要改变现状或建立新的功业,但终究未能实现。
"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两句,通过对比古代繁华与现实衰败的描述,强化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长乐即长安(今西安),瓦飞形容建筑的残破;景阳钟堕则是指钟声沉寂、天色昏黯。
最后两句"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超脱态度。箕山即隐士居住之地,“一吊”则是指轻轻地提起、离开;“逃尧”指的是古代圣人尧舜,意在比喻远离尘世;“不为名”则明确了诗人的超然立场,即不再追求世间的虚名。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以及个体命运与选择的抒发,展现了李商隐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造诣。
忆昨闻佳境,驾言寻昔蹊。
非惟初物变,亦与旧游暌。
幽渚为君说,清晨即我携。
途深独睥睨,历险共攀跻。
林笋苞青箨,津杨委绿荑。
荷香初出浦,草色复缘堤。
乐处将鸥狎,谭端用马齐。
且言临海郡,兼话武陵溪。
异壤风烟绝,空山岩径迷。
如何际朝野,从此待金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