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溯彭山道,归云暗几峰。
残阳向湍没,飞雨度川重。
谁遣长途思,还伤逐客踪。
已看淮岸尽,乡梦渺何从。
晚溯彭山道,归云暗几峰。
残阳向湍没,飞雨度川重。
谁遣长途思,还伤逐客踪。
已看淮岸尽,乡梦渺何从。
这首明代诗人皇甫涍的《彭城道中雨行》描绘了傍晚时分在彭山道上独行的情景。首句"晚溯彭山道",点明时间是傍晚,诗人正逆流而上,行走在彭山的小道上。"归云暗几峰",通过昏暗的归云缭绕山峰,渲染出一种孤寂和迷茫的氛围。
"残阳向湍没,飞雨度川重",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变化,夕阳即将沉入湍急的水流中,而天空飘落的雨滴显得格外沉重,加重了诗人内心的愁绪。这两句运用了动态的意象,形象地展现了风雨交加的场景。
"谁遣长途思,还伤逐客踪",诗人自问,是谁触发了他长途跋涉中的思乡之情,又为何让漂泊异乡的自己更加感伤。"逐客踪"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的身份和孤独的旅程。
最后两句"已看淮岸尽,乡梦渺何从",诗人遥望淮河两岸,故乡的景象渐行渐远,而自己的思乡之梦却无处寄托,流露出深深的迷茫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风雨,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在外漂泊的孤寂情感。
高杉何亭亭,北接岢岚山。
如何蜀杜宇,飞鸣来此间。
羽翼误尔身,浩荡迷乡关。
日长岩谷迥,口角流朱殷。
我亦有先庐,三峨出尘寰。
别来二十年,仕宦发欲斑。
岂不怀西归,青葱映潺湲。
有翼尚飘泊,无翼何时还。
甃石为道,旁植冬青不死之灵草。
跨水为桥,上有百年老木之清阴。
小庵又在北墙北,花竹重重深更深。
公馀竟日无一事,卜此佳趣聊栖心。
明月为我迟迟不肯去,清风为我淅淅生好音。
阒然宴坐如涧谷,乐以真乐非丝金。
君看此庵亦何有,架竹编茅容侧肘。
人生自足乃有馀,不羡檐牙切星斗。
朝携一筇杖,暮炷一炉香。
悠然每独笑,物我两皆忘。
去年君尝寄蔷薇,今年我亦寄玫瑰。
蔷薇赭赤未足爱,玫瑰莹白花草魁。
南园春深桃杏落,但见芳草连莓苔。
唯兹皎洁满栏槛,玉冠瑶佩天边来。
主人爱惜屡顾眄,赏心未暇携樽罍。
寄君凭君巧吟咏,仍须对景倾金杯。
莫令蔷薇窃见此,恐遂羞愧不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