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气遥分泰岳来,篮舆登眺信奇哉。
千寻峭壁撑云出,万壑夭桃映日开。
仙洞翛翛常欲雨,古碑矗矗半封苔。
相携赖有安仁在,选胜题诗共举杯。
灵气遥分泰岳来,篮舆登眺信奇哉。
千寻峭壁撑云出,万壑夭桃映日开。
仙洞翛翛常欲雨,古碑矗矗半封苔。
相携赖有安仁在,选胜题诗共举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潘茂昆郡伯一同登峄山的壮丽景象和独特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元素,如泰山之气、峭壁云出、万壑桃花、仙洞欲雨、古碑苔痕等,营造了一幅雄浑而又幽静的画面。
首句“灵气遥分泰岳来”,以泰山之灵为引子,暗示了峄山的神秘与不凡。接着,“篮舆登眺信奇哉”表达了登山的愉悦与惊奇,点明了此行的独特体验。接下来的“千寻峭壁撑云出,万壑夭桃映日开”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壁之高峻与桃花之绚烂,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生机。
“仙洞翛翛常欲雨,古碑矗矗半封苔”则将视线转向更为幽深之处,仙洞的神秘与古碑的沧桑并存,赋予了画面更多的历史感与想象空间。最后,“相携赖有安仁在,选胜题诗共举杯”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表达了他们在美景面前创作诗歌、共享欢愉的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峄山的自然风光,还融入了人文情感与审美情趣,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以及与友人共赏美景的喜悦之情。
中年从一尉,自笑此身非。
道在甘微禄,时难耻息机。
晨趋本郡府,书掩故山扉。
待见干戈毕,何妨更采薇。
僻巷谁相访,风篱翠蔓牵。
易中通性命,贫里过流年。
且有吟情挠,都无俗事煎。
时闻得新意,多是此忘缘。
繁极全分青帝功,开时独占上春风。
吴姬舞雪非真艳,汉后题诗是怨红。
远蝶恋香抛别苑,野莺衔得出深宫。
君看万态当筵处,羞杀蔷薇点碎丛。
忆别匡山日,无端是远游。
却回看五老,翻悔上孤舟。
蹭蹬三千里,蹉跎二十秋。
近来空寄梦,时到虎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