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城虬箭漏声遥,坐拥红炉客意饶。
故国亲知俱万里,孤灯柏酒又今宵。
渐看春逼星须转,莫惜更残夜尚迢。
岁莫感时多不寐,催班好入紫宸朝。
禁城虬箭漏声遥,坐拥红炉客意饶。
故国亲知俱万里,孤灯柏酒又今宵。
渐看春逼星须转,莫惜更残夜尚迢。
岁莫感时多不寐,催班好入紫宸朝。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在皇宫中的独特氛围与情感体验。首句“禁城虬箭漏声遥”,以“虬箭”象征时间的流逝,而“漏声遥”则营造出一种深宫中时间缓慢流淌的静谧感。接着,“坐拥红炉客意饶”一句,通过描写围炉而坐的场景,展现了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温暖氛围。
“故国亲知俱万里,孤灯柏酒又今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故乡、亲人的情感孤独,以及在异乡度过佳节的无奈与感慨。在除夕这样一个本应团聚共享喜悦的时刻,诗人只能与一盏孤灯相伴,饮着柏酒,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渐看春逼星须转,莫惜更残夜尚迢。”诗人观察到时间的流转,春天的气息似乎在慢慢逼近,但在这漫长的夜晚里,他不愿轻易放弃,珍惜每一刻时光。这既是对时间的留恋,也是对新年的期待。
最后,“岁莫感时多不寐,催班好入紫宸朝。”在年末之际,诗人因感慨时光飞逝而难以入眠,但他深知新年将至,需要整理思绪,准备迎接新的开始,进入皇宫参与朝会。这一句既体现了对过去一年的回顾,也预示着对未来的展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皇宫、远离家乡的除夕之夜的独特心境,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未来希望的憧憬,情感真挚,富有深意。
历事三朝,觐而执圭,祭而裸璋。
更宫莲引入,视淮南草,御屏录了,露会稽章。
贪膜外荣,遗身后臭,晔也平生漫传香。
颜发改,独丹基无恙,事在休忙。曹丘生莫游扬。
这瞎汉还曾自配量。
已化为胡蝶,穿花栩栩,懒陪鹓鹭,佩玉锵锵。
机蹉面前,钟闻饭后,我上堂时众下堂。
从前错,欲区区手援,天下黔苍。
蛟龙宝剑鸊鹈刀,黄金络马花盘袍。
臂弓腰矢出门去,百战未怕皋兰鏖。
酒酣纵猎自足快,诗成横槊人称豪。
但期处死得其所,一死政自轻鸿毛。
将军三箭定天山,丞相五月入不毛。
生前封侯死庙食,云台突兀秋山高。
书生如鱼蠹书册,辛苦雕篆真徒劳。
儿时鼓箧走京国,渐老一第犹未叨。
自嗟赋命如纸薄,始信从军古云乐。
客路逢重五,吾年已半百。
颜羞綵缕红,鬓与香蒲白。
功名来何时,岁月等虚掷。
常于沐芳辰,每念怀沙客。
今年拜天恩,列邸缀朝迹。
趋班犹须时,俶载且行役。
徊徨金闺辞,咫尺青门隔。
短棹泛涛江,清觞欢祖席。
后期邈岁年,宾言在朝夕。
将扶鹤发来,须徐幸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