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字,从古不曾闻。
未必书生能点墨,安知荫子不能文。尔汝今朝。
除去了,多谢圣明恩。
既不可高谈阔论,又不敢藐视同群。但请换头巾。
左右字,从古不曾闻。
未必书生能点墨,安知荫子不能文。尔汝今朝。
除去了,多谢圣明恩。
既不可高谈阔论,又不敢藐视同群。但请换头巾。
这首诗是由不知名的诗人在唐末宋初时期所创作。诗中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事物的一种期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句“左右字, 从古不曾闻”,通过强调“左右字”的罕见,传递了一种独特性,可能象征着某种特殊的情感或事件。
其次,“未必书生能点墨, 安知荫子不能文”表达了诗人对比书生与荫子的能力的疑问。这里可能暗指现实中的才华不被认可,或是对社会评价体系的一种质疑。
“尔汝今朝”一句,则是对过去的某个时刻或事件的回望,带有一丝忧伤之情。
“除去了, 多谢圣明恩”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苦难的摆脱以及对现实中某种恩赐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圣明恩”可能指的是帝王或上天的恩惠。
接下来的“既不可高谈阔论, 又不敢藐视同群”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立场的一种自我定位。他既不愿意参与那些宏大而空泛的讨论,也不敢鄙视与自己处于相同社会地位的人。
最后,“但请换头巾”,这里的“头巾”可能象征着某种身份或角色。诗人所表达的是对现实生活中某种简单愿望的期待,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外在形象,以获得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示了诗人对于过去与现在、自我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深刻认识,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未来简单而纯粹的希望。
离合神光,有人分得陈思绣。
流风回雪更惊鸿,髣髴还重觏。
手把镂金带枕,并明珠、洛川亲授。
任人呼作,水上宓妃,宫中甄后。
记得当初,袁家新妇啼痕透。
此身早是属君王,不被人僝僽。愁到弃捐葱韭。
也应同、燃箕泣豆。为他想遍,才下鸳针,何曾轻就。
不饮何为,把一切、穷愁尽扫。
看门外、花明草暖,天中时到。
绣虎银符都插遍,那堪令节成吾老。
唤红巾、翠袖为君歌,声缭绕。人世事,堪成笑。
馀子辈,宁须道。尽东涂西抹,誇他年少。
拟作山中同甲会,天涯知己樽前少。
向南邻、呼取洛阳生,同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