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友人晚出池上》
《和友人晚出池上》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节物更徂候,幽衿属钓台。

兰苕兼佩长,桂叶学旗开。

鹊避惊弦去,鱼随晚饵来。

谢塘多藻思,弭盖一相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urénwǎnchūchíshàng
sòng / sòngxiáng

jiégènghòuyōujīnshǔdiàotái

lántiáojiānpèichángguìxuékāi

quèjīngxiánsuíwǎněrlái

xiètángduōzǎogàixiāngpéi

翻译
季节变换,时光匆匆,我来到钓鱼台边。
兰花的长带和佩饰一同飘摇,桂花叶模仿旗帜般展开。
喜鹊因弓弦声惊飞,鱼儿却随着傍晚的饵食靠近。
谢塘这里文思泉涌,我乘舟而来,希望能与你相伴。
注释
节物:季节变换。
徂候:时光流逝。
幽衿:隐士的衣襟。
钓台:钓鱼的地方。
兰苕:兰花的茎。
兼佩长:同时佩戴着长长的装饰。
桂叶:桂花的叶子。
学旗开:模仿旗帜的样子展开。
鹊:喜鹊。
惊弦:弓弦的响声。
鱼:鱼儿。
晚饵:傍晚的鱼饵。
谢塘:地名,可能有才华的人聚集之处。
藻思:丰富的文思。
弭盖:船上的伞盖或篷布。
一相陪:一同陪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田园风光图。"节物更徂候,幽衿属钓台"两句通过对季节变化和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特有的情感体验。"兰苕兼佩长,桂叶学旗开"则是借用兰草和桂树来形容它们在秋风中摇曳生姿,既表达了植物在秋季的独特美,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

"鹊避惊弦去,鱼随晚饵来"一联,则通过描写鸟儿因害怕而飞走,以及鱼儿随着晚饭时间的到来而聚集的情景,展示了秋天生灵活跃的一面,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生命活动的观察和感悟。

最后两句"谢塘多藻思,弭盖一相陪"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希望与朋友共度时光的情怀。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传递出了一种淡泊明志、享受自然之美和珍惜人间真挚情感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郡守金城见访时方治水

自怜汉省为郎久,一谢云霄托薜萝。

散帙林中惟有卧,高轩门外枉相过。

西台揽辔清风在,南郡承麾惠政多。

早晚白公堤已就,伫听民唱两岐歌。

(0)

周以言黄圣长过余问疾

一丘栖病每经旬,二仲相过惜暮春。

罗雀不知东郭骑,逢人初著北山巾。

枝生肘上看非累,花落藩间悟是因。

且覆清尊判尽醉,何曾灵药驻芳辰。

(0)

户曹席上赠王进士宗沐

少年献策承明后,遂见乘轺出汉关。

司马新为巴蜀使,买臣初向会稽还。

江边路转通吴苑,天外霞标指越山。

不是绛纱门下客,何由琼树一相攀。

(0)

得子约弟过海印废寺之作因寄

先朝敕寺总知名,初地曾逢御辇行。

宝阁近随荒草没,金河翻共曲池平。

鸟来尚识听经处,马过空闻绕塔鸣。

独往题诗怜小谢,了看尘劫得无生。

(0)

募兵作

汉家西域有烽烟,列郡徵兵诏护边。

吴楚轻剽亡命起,幽并游侠感恩先。

身从都尉新承钺,名系良家尽控弦。

为语凤楼休借问,功成龙塞遂言还。

(0)

怀归

故园献寿亲能健,春夜开筵兴不违。

两地离怀人惜别,暂时欢赏客忘归。

醉听锦瑟歌犹度,仰视银河落渐微。

今夕月明江上路,烟波回首泪沾衣。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