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闺怨·其一》
《闺怨·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六七鸳鸯戏一溪,愁人二十四桥西。

半天书断三秋雁,万里心悬五夜鸡。

蚕作百千丝已尽,乌生八九子初齐。

丈人何处听鸣瑟,尺寸长垂双玉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闺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首句“六七鸳鸯戏一溪”,以鸳鸯戏水的和谐画面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接下来,“愁人二十四桥西”一句,直接点明了女子的愁绪所在,二十四桥西,既是地理上的指向,也是情感上的寄托,暗示着她对远方的思念。

“半天书断三秋雁”,运用了雁字传书的典故,表达了女子与爱人音讯隔绝的无奈与哀伤。而“万里心悬五夜鸡”,则进一步强调了她内心深处的焦虑与不安,仿佛整个世界都与她相隔万里,连五更的鸡鸣声都让她感到心神不宁。

“蚕作百千丝已尽,乌生八九子初齐”,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暗喻了女子青春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蚕丝的消耗象征着岁月的消逝,而乌鸦幼鸟的成长则暗示着新生的希望,但在这希望之中,也蕴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丈人何处听鸣瑟,尺寸长垂双玉啼”,将情感推向高潮。丈人,此处可能指女子的父亲或长辈,她询问父亲是否在倾听那悠扬的琴声,琴声中或许寄托着她对爱人的思念。而“尺寸长垂双玉啼”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即使面对生活的艰难,她的心仍如珍珠般晶莹,充满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深刻地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往美好的追忆,也有对未来希望的憧憬,情感细腻丰富,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其二

永命自君祈,冥悟欲通微。

傍花随柳处,零雨浥霏霏。

(0)

谢张鄮西见寄佳作

昨夜北风寒,今朝春日暖。

积雪已全消,忽忽春光满。

春光散东郊,杨柳渐抽条。

赏春未成欢,有美早见招。

招我河梁去,征鞍不可驻。

回首望同袍,远隔澄江路。

澄江波浪深,相思苦不禁。

忽然传绿绮,寄我流水音。

曲高渺难和,只以藏袖襟。

永念矢不忘,珍重比璆琳。

(0)

送曹洞峰宪副陟广右·其四

静院坐终日,悠思独沉沉。

忽报大夫车,清暇时惠临。

倒屣往迎之,侍座肃裾衿。

高谈非世鞅,一一千古心。

国风寻坠绪,雅颂振琅琳。

恂恂勖后辈,勉勉嗣徽音。

我佩此嘉言,珍重比琼琛。

冉冉忽经时,岁月苦骎寻。

前路远无穷,驽力岂所任。

中夜起永叹,念此思独深。

(0)

用陈唐山韵送艾陵林先生北上三首·其一

客子上征舟,正值此阳月。

篱菊有黄花,岭梅含白雪。

采菊复采梅,持以赠远别。

远别思悠悠,好歌聊三阙。

好歌应择时,好鸟应择栖。

君看九苞凤,翱翔览德辉。

一鸣元恺集,再鸣二老归。

从此休风洽,四国仰垂衣。

珍重天门去,泰茅方类聚。

瞻彼万仞山,上有凌云树。

老干耐冬寒,长材栋廊署。

愿保此贞姿,独立岩崖处。

孤清漱凛霜,千古瞻风度。

(0)

寄沈尹四首·其三

赫赫清军吏,百县罹疾威。

伛偻入公堂,出门无完肌。

亦有在中庭,顷刻毙鞭笞。

肫肫涖川子,骏奔立阶墀。

悯民太无辜,委曲陈哀词。

上官为平反,南海免疮痍。

清风驱溽暑,人今有口碑。

(0)

送杜方伯入觐·其二

方伯维儒,恂恂大雅。外融中方,若金出冶。

威则狡胥,惠则鳏寡。百粤赋徵,无不平者。

盈盈口碑,自堂徂野。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