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灵岩寺》
《题灵岩寺》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北寺三年别,西湖十里程。

山门桥上转,石路阁中行。

地入千重险,江分一面平。

引藤闻鼠乱,窥洞见龙惊。

嶂月排檐出,屏风倚槛成。

猿寻青壁过,树绕碧崖生。

小殿灵云影,高廊下水声。

何当还梦谢,尽我一诗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灵岩寺周围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邃的佛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北寺与西湖的距离、山门、石路、地势险峻、江面平静、藤蔓、老鼠、洞穴、龙、月光、屏风、走廊、水声等元素巧妙融合,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首句“北寺三年别,西湖十里程”,以时空距离拉开序幕,暗示了诗人与北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西湖美景的向往。接下来,“山门桥上转,石路阁中行”描绘了进入寺庙的路径,通过“转”和“行”的动态描写,展现了行走过程中的变化与探索感。

“地入千重险,江分一面平”对比了地势的险峻与江面的宁静,突出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与和谐之美。而“引藤闻鼠乱,窥洞见龙惊”则通过动物的活动,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神秘感,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界的奇妙与不可预测性。

“嶂月排檐出,屏风倚槛成”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从屋檐间排泄而出,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落的情景;“屏风倚槛成”则可能是指屏风与栏杆相依,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

“猿寻青壁过,树绕碧崖生”通过猿猴在青壁间穿行和树木环绕碧崖生长的画面,进一步丰富了自然景观的层次感,同时也体现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小殿灵云影,高廊下水声”则将视线转向庙宇内部,通过“灵云影”和“下水声”这两个细节,既表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也暗示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交融。

最后,“何当还梦谢,尽我一诗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再次回到北寺,体验那份宁静与祥和的渴望,以及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情感与感悟的愿望。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灵岩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与神秘,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宗教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题倪瓒隔江山色图即用其韵·其二

第四桥头纵远目,一条眉绿界江天。

萧疏老笔犹常见,最爱清新七字篇。

(0)

谒孔林酹酒

宫墙亲释奠,林墓此重来。

地辟天开处,泗南洙北隈。

春鸣仙乐鸟,冬绿石碑苔。

教泽垂千古,泰山终未颓。

(0)

衍圣公孔昭焕率所属执事官并博士子弟来谒诗以示之

和风融日飏前旌,近止尼山慰素诚。

道左追随贤后裔,心殷瞻就鲁诸生。

宫墙乍可窥巍焕,笾豆从知备㓗清。

岂为卿家荣幸独,崇儒雅化示寰瀛。

(0)

渡汶河

滑笏春波浴翠凫,遥源萦缪接莱芜。

风光一带分齐鲁,支派千流汇港湖。

跸路乍看横螮蝀,舟鲛曾未守萑蒲。

行来文献邦知近,户有弦歌学有儒。

(0)

雪·其二

短戍复长坰,迷离合窈冥。

闻钟知古寺,策马度邮亭。

陇麦方添润,堤杨不碍青。

恰逢举趾候,欣赏意为停。

(0)

模颜真卿自书告身因题·其三

旧称乞米邻寒俭,乍抚将军讶宕雄。

何似告身垂正大,黄庭遗得旧家风。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