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自郊谷,何况筑高台。
酷暑未尝到,清风长自来。
云岚瞰山罅,烟水近池隈。
谁更将松竹,萧森四面栽。
名园自郊谷,何况筑高台。
酷暑未尝到,清风长自来。
云岚瞰山罅,烟水近池隈。
谁更将松竹,萧森四面栽。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郊野山谷中的精致园林,园中筑有一座清虚台。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座园林的独特之处。酷暑难耐之时,这里却能感受到清风徐来,仿佛自然界的清凉之气特意为这方净土而降临。云雾与山间的缝隙相映成趣,远处的烟水环绕在池塘的边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诗中特别提到,无论是云雾还是水面,都仿佛有意地围绕着山峦和池塘,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更令人赞叹的是,园中不仅自然风光旖旎,还巧妙地种植了松竹,使得整个环境更加清幽雅致,四季常青。这些松竹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清虚台及其所在园林的宁静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与赞美。诗人的笔下,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更蕴含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
白酒酿来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白发麻衣破,还谯别弟回。
首垂听乐泪,花落待歌杯。
石路寻芝熟,柴门有鹿来。
明王下徵诏,应就碧峰开。
人生行止在知己,远佐诸侯重所依。
绿绶便当身是贵,青霄休怨志相违。
晚云辽水疏残雨,寒角边城怨落晖。
此去黄金台上客,相思应羡雁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