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天如水,浸一轮明月。
暑气蓦消残,更江水、涵空莹彻。
河桥携手,清兴有谁同,苏赤璧,庾荆州,许把襟期说。
天边远响,知是渔歌发。
乍急复悠扬,趁微风、似往还灭。
平生铁笛,挂肘不轻吹,聊一弄,两三声,玉露森毛发。
碧天如水,浸一轮明月。
暑气蓦消残,更江水、涵空莹彻。
河桥携手,清兴有谁同,苏赤璧,庾荆州,许把襟期说。
天边远响,知是渔歌发。
乍急复悠扬,趁微风、似往还灭。
平生铁笛,挂肘不轻吹,聊一弄,两三声,玉露森毛发。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夜晚江边图景。诗人以“碧天如水,浸一轮明月”开篇,将夜空比作清澈的水,明月仿佛浸入其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暑气蓦消残,更江水、涵空莹彻”,夏日的炎热在月光下悄然消散,江水映照着天空,显得格外明亮清澈。
“河桥携手,清兴有谁同,苏赤璧,庾荆州,许把襟期说”,诗人与友人在桥上携手漫步,共享这份清凉与宁静,联想到历史上的苏轼和庾信,表达了对古人风雅生活的向往与共鸣。接下来,“天边远响,知是渔歌发。乍急复悠扬,趁微风、似往还灭”,远处传来渔歌的回响,时而急促,时而悠扬,随着微风飘荡,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最后,“平生铁笛,挂肘不轻吹,聊一弄,两三声,玉露森毛发”,诗人想象自己手持铁笛,在这静谧的夜晚轻轻吹奏,几声笛音仿佛触动了天地间的玉露,让周围的毛发都为之森然。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江边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