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云天际浮,旅况不胜愁。
空累猪肝饷,谁将马骨收。
归家惟付梦,作客最憎秋。
十载长安道,栖栖感旧游。
薄云天际浮,旅况不胜愁。
空累猪肝饷,谁将马骨收。
归家惟付梦,作客最憎秋。
十载长安道,栖栖感旧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长安秋日的孤独与愁绪。首联“薄云天际浮,旅况不胜愁”以轻薄的云彩在天边飘浮起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暗示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处境。接着,“空累猪肝饷,谁将马骨收”两句,运用了典故,猪肝和马骨分别出自《史记》中的故事,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悲哀。
“归家惟付梦,作客最憎秋”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当前季节的厌恶。诗人只能在梦中回到家乡,而现实中的他却不得不在秋天这个萧瑟的季节里作客他乡,这种强烈的对比更加强化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尾联“十载长安道,栖栖感旧游”总结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十年间在长安奔波,生活忙碌而无定,对过去的游历充满了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山高月未吐,吟上岭头看。
万里云霄静,一天星斗寒。
虾蟆出金背,玉兔动银盘。
唯有南飞鹊,绕枝终不安。
江南渡头浣纱女,年年舟上织白苧。
织成还自漂江沙,女手纤纤白于布。
水边时有钓渔人,何异淮阴漂轻絮。
一饭能识韩将军,不负平生名漂母。
州西寒士衣百结,太守怜渠心甚切。
为作絺衣倒接篱,炎官火伞方张设。
恨无青丝白玉鞭,醉骑白马踏江月。
谁知南国任公子,留待深冬禦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