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屋长松覆满斋,童年竹马记频来。
讲堂经罢僧修史,京国人归袖惹埃。
古佛岁深花蠹铁,长廊春净雨生苔。
尘缘未结东林社,禅榻留茶日暮回。
隔屋长松覆满斋,童年竹马记频来。
讲堂经罢僧修史,京国人归袖惹埃。
古佛岁深花蠹铁,长廊春净雨生苔。
尘缘未结东林社,禅榻留茶日暮回。
这首诗描绘了天宫寺内宁静而充满禅意的景象。首联“隔屋长松覆满斋,童年竹马记频来”以松树覆盖的寺院和回忆中的童年时光开篇,营造出一种悠远而亲切的氛围。颔联“讲堂经罢僧修史,京国人归袖惹埃”则通过僧人修史和京城人的归来,展现了寺院与外界的联系,以及时间的流转。
颈联“古佛岁深花蠹铁,长廊春净雨生苔”进一步深化了寺院的古老与自然的融合,古佛历经岁月,铁质的花饰上可能已长满了苔藓,长廊在春日的洗礼下显得格外清新,雨水滴落,增添了几分生机。尾联“尘缘未结东林社,禅榻留茶日暮回”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虽然尚未正式加入东林社,但已能在日暮时分,于禅榻旁品茗,体验禅意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宫寺内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静谧与深邃,以及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欲去不得路,自将萝茑扪。
相逢采药叟,偶入落花村。
晴草鹿眠软,雨潭鱼上浑。
无人动烟火,应取晓霞吞。
夜雨三更,有人敧枕,晓檐报晴。
算顽云痴雾,不难扫荡,青天白日,元自分明。
权植油幢,聊张皂纛,坐听前驺鼓角鸣。
君休诧,岂宣申南翰,成旦东征。鸿冥。哽噎秋声。
正万里榆关未罢兵。
幸扬州上督,为吾石友,荆州元帅,是我梅兄。
约束鲸鲵,奠安鼪鼠,更使嵎夷海晏清。
连宵看,怕天狼隐耀,太白沈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