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
《鹧鸪》全文
唐 / 郑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0)
注释
戏:嬉戏。
烟芜:烟雾弥漫的荒地。
锦翼齐:彩色的羽毛整齐。
品流:等级,类别。
雨昏:下雨天空阴沉。
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
黄陵庙:祭祀娥皇、女英的庙。
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
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
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乍闻:刚听到。
征袖:指游子的衣袖。
征,远行。
翠眉:古时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画的眉。
湘江阔:宽阔的湘江。
湘江:长江支流,在今湖南省。
苦竹:竹的一种,笋味苦。
日向:一作“春日”。
翻译
温暖时节鹧鸪在平野嬉戏彩翼同齐,看它们的行动举止,类别与平日活泼的山鸡相像。
黄昏时烟雨中从青草湖边迅疾飞过,落花时节躲在凄冷的黄陵庙里哭啼。
身在异乡的客人刚一听到鸣叫禁不住泪湿衣袖,佳人刚一唱起充满相思情意的《山鹧鸪》,青黑色的眉毛就黯然低垂。
宽阔的湘江上鹧鸪叫声此起彼伏,相互相应,它们栖息在苦竹深处红日已经偏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鹧鸪》,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游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这两句以生动的意象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温暖的阳光照耀着细小的花朵和树叶,就像精美的锦缎一般,而远处山中的野鸡则在品尝着它们的食物。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场春雨后的景象,细雨使得青草更加鲜亮,而湖边与庙里的花瓣随风飘落,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的孤独感受,一场春雨让他的衣袖湿透,而远方传来的歌声令他思念那位美丽而才华横溢的人,她的眉毛如同翠绿的玉石一般。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遥远湘江的怀念,那里有亲人或知己在呼唤着他的名字,而他只能在这片广阔的世界中,独自一人面对着深邃的苦竹丛和逐渐西沉的春日阳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抒情诗篇。

作者介绍
郑谷

郑谷
朝代:唐   字:守愚   号:“芳林十哲”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生辰:约851~910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猜你喜欢

次韵李袁州绝句七首·其五

崧庵视我亦诸孙,已矣无从作九原。

每听先生谈旧事,恍如秉烛对羌村。

(0)

曲江道中二首·其二

晓甑初炊早稻鲜,传呼与觅卖鱼船。

可怜弹铗竟成恨,空对筠篮翠柳穿。

(0)

成父期以十八日至已而爽约

已是跫然误足音,更堪疏雨过平林。

呼灯自举一卮酒,颠倒海涛寻破衾。

(0)

用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为韵诗赋十章呈陈君举·其八

少小耽文字,初非哲匠能。

空令为己学,老矣见何曾。

(0)

见卖梅花者作卖花行·其一

来时才卖木犀花,卖到梅花未返家。

作客悠悠有何好,定应诗兴在天涯。

(0)

元日寄成父四首·其四

客里那知岁月迁,梅花报我又今年。

兰溪桥下扁舟泊,把笔题诗意惘然。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