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仙去几来年,惊见梅花第二篇。
千岁冰霜松骨瘦,九秋风露鹤声圆。
腾辉定出连城上,得趣知从太古前。
邂逅茅斋话终夕,只疑人世改桑田。
林逋仙去几来年,惊见梅花第二篇。
千岁冰霜松骨瘦,九秋风露鹤声圆。
腾辉定出连城上,得趣知从太古前。
邂逅茅斋话终夕,只疑人世改桑田。
这首诗由金代诗人王敏夫所作,名为《同东岩元先生论诗》。诗中以林逋的仙逝为引子,巧妙地将梅花作为意象,表达了对高洁品格与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诗中通过“千岁冰霜松骨瘦,九秋风露鹤声圆”描绘了梅花在严冬中的坚韧与清雅,以及其与鹤相伴的高远意境。接着,“腾辉定出连城上,得趣知从太古前”两句,进一步升华了梅花的象征意义,将其与连城之光、太古之趣相联系,寓意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最后,“邂逅茅斋话终夕,只疑人世改桑田”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简陋茅屋中彻夜长谈的情景,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借物抒情,寓言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过却元宵了,何处拥笙箫。
喧传南州老子,花甲庆生朝。
留取碧莲香露,为此玉壶春酒,风味胜葡萄。
昨夜少微外,南极一星高。
洒清谭,挥雪尘,尽风骚。
金钗玉笋,笑供麟脯献蟠桃。
得隽侯封千户,快意腰缠十万,此事付鸿毛。
且挹阆风客,笙鹤伴游遨。
久坐林泉主。
更忘机、结盟鸥鹭,逍遥容与。
蕙帐当年谁唤起,黄鹄轩然高举。
渺万里、云霄何许。
鹤爽怜君今犹在,正悲歌、夜半鸡鸣舞。
嗟若辈,岂予伍。
华如桃李倾城女。
怅灵奇、芳心未会,媒劳恩阻。
梦里神游湘江上,竟觅重华无处。
谁为湘娥传语。
我相君非终穷者,看他年、麟阁丹青汝。
聊痛饮,缓愁苦。
混沌凿开,天险巍巍,东岩峻兮。
是云髓凝成,半空高矗,天风吹裂,一线中开。
妙出神功,高擎仙界,鸟道疑当太白西。
凭高处,见云嘘岩腹,鼓舞风雷。
落花香染桃鞋。
快阔步青云志壮哉。
便万里孤骞,超人间世,一枝高折,作月中梯。
笔蘸天河,手扪象纬,笑傲风云入壮题。
摩苍壁,扫龙蛇醉墨,翔舞徘徊。
缑山老仙,翳凤骖鸾,游戏尘寰。
向五云深处,颉颃霞佩,三槐影里,突兀云冠。
坐听玉笙,闲披宝笈,寄傲壶中日月闲。
人都道,饮金茎秋露,风骨非凡。
方瞳雪颔童颜。
更清嚼梅花满肺肝。
对银烛光中,霞杯麟脯,彩衣膝下,玉树芝兰。
五老曾图,九龄初启,方寸心藏天地宽。
从今去,记年年此酒,长对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