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岁尝陈力,中年退屏居。
承颜方弄鸟,放性或观鱼。
曾是安疵拙,诚非议卷舒。
林园事益简,烟月赏恒馀。
不意栖愚谷,无阶奉诏书。
湛恩均大造,弱植愧空虚。
肃命趋仙阙,侨装抚传车。
念行开祖帐,怜别降题舆。
谁谓风期许,叨延礼数殊。
义沾投分末,情及解携初。
追饯扶江介,光辉烛里闾。
子云应寂寞,公叔为吹嘘。
景物春来异,音容日向疏。
川原行稍稳,钟鼓听犹徐。
林隔王公舆,云迷班氏庐。
恋亲唯委咽,思德更踌躇。
徇义当由此,怀安乃阙如。
愿酬明主惠,行矣岂徒欤。
昔岁尝陈力,中年退屏居。
承颜方弄鸟,放性或观鱼。
曾是安疵拙,诚非议卷舒。
林园事益简,烟月赏恒馀。
不意栖愚谷,无阶奉诏书。
湛恩均大造,弱植愧空虚。
肃命趋仙阙,侨装抚传车。
念行开祖帐,怜别降题舆。
谁谓风期许,叨延礼数殊。
义沾投分末,情及解携初。
追饯扶江介,光辉烛里闾。
子云应寂寞,公叔为吹嘘。
景物春来异,音容日向疏。
川原行稍稳,钟鼓听犹徐。
林隔王公舆,云迷班氏庐。
恋亲唯委咽,思德更踌躇。
徇义当由此,怀安乃阙如。
愿酬明主惠,行矣岂徒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名为《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轻时曾经积极参与政治、社会活动,但到了中年之后便选择退隐,将注意力转移到家庭和自然之美上。在这首诗中,张九龄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生活状态,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平静的心境。
诗人在描述自己目前的生活时,用了“承颜方弄鸟”、“放性或观鱼”等意象,展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趣。同时,他也提到了对往昔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如“林园事益简”、“烟月赏恒馀”等句子,都透露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和大自然之美的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张九龄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荣华如今已然消逝的感慨,以及对现实中的种种不易的无奈。他通过“愿酬明主惠”等句子,表露了对君主恩泽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命运的迷茫和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张九龄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情怀与自然美景、政治理想于一体的杰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