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雷峰三访圆和尚》
《雷峰三访圆和尚》全文
明 / 何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雷峰峰上寺,策杖复相过。

地静潮声近,山斜阁道多。

虫声藏落叶,树鸟弄清歌。

不说法闻竟,松风起夕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多次访问雷峰寺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僧侣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感悟与追求。

首联“雷峰峰上寺,策杖复相过”,开篇点题,描述了诗人多次前往雷峰寺的情景,以“策杖”这一动作,既表现了行旅之艰辛,也暗含了对禅修之路的执着。

颔联“地静潮声近,山斜阁道多”,通过“地静”与“潮声”的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与动态并存的氛围,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喧嚣。而“山斜阁道多”则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的特点,既体现了行走的艰难,也寓意着修行路上的坎坷与挑战。

颈联“虫声藏落叶,树鸟弄清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声音赋予情感,虫鸣与落叶交织,树鸟的歌声清脆悦耳,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律动与禅意的融入。

尾联“不说法闻竟,松风起夕阿”,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在“不说法闻”中,诗人似乎达到了一种超越语言的领悟,即通过直接体验而非言语解释,获得了对宇宙真理的感知。而“松风起夕阿”则以自然界的风声作为结语,象征着禅悟后的宁静与超然,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这位寻求者吟唱着赞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禅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以及在追求禅悟过程中的内心体验与感悟。

作者介绍

何绛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答陈编修约之柏乡见寄

菟苑俱将命,瓜期独未归。

忽传千里札,坐使寸心违。

鬓发行来变,丹枫别后稀。

时时通远梦,恍是蓟门非。

(0)

送张本礼归乡·其一

弱冠交游三十年,乃今如此共天边。

送行诗自狱中写,安得不令我恻然。

(0)

送人出狱

百年身世半尘埃,四海斯文于此偕。

淹淹残息延旦暮,明明宇宙照心怀。

险需叹我幽囚客,宏济知君匡辅才。

感别自来情思切,况逢多难在天涯。

(0)

和大司马联峰先生诗二首用其起句·其二

席地檐前趁晚凉,逍遥不是傲羲皇。

蹇修天亦怜吾拙,拯溺人堪为世忙。

兴着野花呈艳好,情关幽鸟弄笙簧。

生涯老去无长物,一卷韦编袖里藏。

(0)

招友人王泉岗同学尹家村寺

门外同人且向东,从来锡类古人功。

每于兰院瞻牛斗,且伴芸编驯象龙。

花露影清前日异,世情不染此时同。

劝君莫负离群隐,好把瑶琨就石攻。

(0)

丙辰九月廿四日致政归寓蒜岭驿次韵二律·其二

食禄无才翼圣朝,挂冠奚敢谓贤劳。

渊明只合归三径,贡禹应宜上九霄。

满地黄云秋稻熟,连天碧海瘴烟消。

尘踪自笑诗怀减,忽见乡山又觉豪。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