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大司马联峰先生诗二首用其起句·其二》
《和大司马联峰先生诗二首用其起句·其二》全文
明 / 杨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席地檐前趁晚凉,逍遥不是傲羲皇。

蹇修天亦怜吾拙,拯溺人堪为世忙。

兴着野花呈艳好,情关幽鸟弄笙簧。

生涯老去无长物,一卷韦编袖里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傍晚乘凉的悠闲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事务的关心。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野花、幽鸟、韦编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动的画面。

首句“席地檐前趁晚凉”,描绘了老者在傍晚时分,选择在屋檐下或地上铺席,享受凉爽的时光,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逍遥不是傲羲皇”一句,通过对比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与古代帝王的威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推崇,同时也暗示了对权力的淡泊态度。

“蹇修天亦怜吾拙,拯溺人堪为世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天和人为的救助行为赋予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类互助精神的赞美。其中,“蹇修”可能是指不善言辞或行动迟缓的人,这里用来形容自己;“拯溺”则指救助落水之人,象征着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兴着野花呈艳好,情关幽鸟弄笙簧”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野花绽放,幽鸟鸣叫,构成了一幅和谐动人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愉悦。

最后一句“生涯老去无长物,一卷韦编袖里藏”总结了诗人的一生,虽然年华已逝,但内心依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态度,仅以一卷书为伴,体现了对知识的珍视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简朴、自由、和谐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杨爵
朝代:明

(1493—1549)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猜你喜欢

杂咏·其四

稚柳已回春暖意,残梅犹结岁寒心。

百年身世诗中老,好景难消几度吟。

(0)

王荆公庙

遗像巍然占古祠,区区土偶亦冠緌。

无言似想青苗策,面目犹如执拗时。

(0)

满庭芳.次仁和韵,时欲之官永兴

二十年间,旧游踪迹,梦飞岳麓湘湾。

征衫再理,秋老菊花天。

为客问君何好,爱水光、山色争妍。

经行处,旗亭酤酒,曾记屋东偏。

噫其,吾甚矣,不渐蹇拙,欲斗婵娟。

办轻舆短艇,强载衰颜。

人道郴阳无雁,奈情钟、藕断丝联。

须相忆,新诗赋就,时复寄吴笺。

(0)

挽李制干

先生云卧在梅峰,胸饱珠玑貌自丰。

端坐浑如乔岳象,传经足并化工同。

门前桃李春长在,身后勋名远更通。

见说义兵扶社稷,千年国史纪元功。

(0)

次陈刚父见简韵·其二

读书知姓名,心死非貌敬。

昭回不在小,中天揭西柄。

空山三木榻,绿满风雨径。

岁寒毋忘我,细意匡山咏。

(0)

章运干和绿阴堂用韵为谢

工拙相悬几驿亭,敢将沮洳敌东溟。

百年事契心先许,千里神交眼倍青。

嗜酒杨雄官拓落,耽诗杜甫瘦伶俜。

何时握笔论今古,经苦劳君一启扃。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