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辰九月廿四日致政归寓蒜岭驿次韵二律·其二》
《丙辰九月廿四日致政归寓蒜岭驿次韵二律·其二》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七言律诗

食禄无才翼圣朝,挂冠奚敢谓贤劳。

渊明只合归三径,贡禹应宜上九霄。

满地黄云秋稻熟,连天碧海瘴烟消。

尘踪自笑诗怀减,忽见乡山又觉豪。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的《丙辰九月廿四日致政归寓蒜岭驿次韵二律》中的第二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归隐后的复杂心情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首联“食禄无才翼圣朝,挂冠奚敢谓贤劳”,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朝廷任职时的无力感与自我反省。他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才华来辅助圣朝,因此在辞官后不敢自诩为贤能之人,流露出一种对自己能力的谦逊与对自己的官场经历的反思。

颔联“渊明只合归三径,贡禹应宜上九霄”引用了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陶渊明选择归隐田园,而公孙弘(字子长,又称贡禹)则在官场上有所作为。诗人在这里将自己比作陶渊明,表达了自己愿意远离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愿;同时,也暗含着对公孙弘那种积极入世、追求功名的态度的认同,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与陶渊明相似的归隐之路。

颈联“满地黄云秋稻熟,连天碧海瘴烟消”描绘了一幅丰收的秋景图,稻谷成熟,黄云满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同时,“连天碧海瘴烟消”也暗示了诗人从官场的纷扰中解脱出来,心灵得到了净化,仿佛瘴气被一扫而空,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尾联“尘踪自笑诗怀减,忽见乡山又觉豪”则是诗人情感的转折点。他自嘲自己的诗兴似乎随着官场生涯的结束而减退,但在看到家乡的山峦时,内心又重新激发出豪情。这种情感的波动,既是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归隐生活充满期待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归隐的心理历程,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师伯浑用韵复次·其四

古者诸侯今牧守,衰迟难强岁相朝。

惟须稚子理蓑笠,兼有老妻缝襋要。

来岁定从田父去,飞书不待故人招。

平生最爱津乡聚,江小可渔山可樵。

(0)

正月二日至九江过陈汉卿

行路伤徂岁,思家伫远情。

云迷五尺道,春动九江城。

耆旧无元亮,交游得仲卿。

尊前见芳草,已似唤愁生。

(0)

六月八日雷雨大作喜呈张仲季孟

云雾相缠暝不开,披衣冲雨独登台。

风号旷野吹江立,雷擘苍山震地来。

从使郊原昏白昼,剩教草木洗黄埃。

夜凉如此真堪饮,喜折圆荷作酒杯。

(0)

赠张听声·其一

张子目盲心不盲,吾知胸次有人伦。

眼光安用如岩电,白首王戎不识人。

(0)

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其七

江声汹汹雷霆硖,山气苍苍云雨台。

白发拾遗吟不尽,分留物色待君来。

(0)

醉归

夜深霜月冷侵肤,醉饮归来得自娱。

雾气水光同浩渺,误看田野作江湖。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