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兹古黄国,麟史昔见书。
开郡领三邑,环境千里馀。
淮汉错犬牙,大江倚郭郛。
亦有邾子城,近在东北隅。
冈峦起千叠,苍峭夹井庐。
颇讶前朝意,乃视遐壤如。
元之既谪守,子瞻亦谪居。
竹楼冬听雪,赤壁夜凭虚。
适为此地幸,因之作名区。
至今江山间,光采被禽鱼。
我才愧慵陋,来寓情思舒。
兵后抚疮痍,野外恳荒芜。
努力砺名节,庶不负所需。
粤兹古黄国,麟史昔见书。
开郡领三邑,环境千里馀。
淮汉错犬牙,大江倚郭郛。
亦有邾子城,近在东北隅。
冈峦起千叠,苍峭夹井庐。
颇讶前朝意,乃视遐壤如。
元之既谪守,子瞻亦谪居。
竹楼冬听雪,赤壁夜凭虚。
适为此地幸,因之作名区。
至今江山间,光采被禽鱼。
我才愧慵陋,来寓情思舒。
兵后抚疮痍,野外恳荒芜。
努力砺名节,庶不负所需。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偶述》描绘了一幅古代黄河流域的历史画卷。诗中提及的"古黄国"和"麟史"暗示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开郡领三邑"展现了地域的辽阔。淮河与汉水交织,长江环绕城郭,邾子城则位于东北角,山势起伏,景色苍峭。诗人感慨前朝统治者的眼光,将此地视为宝地,元代的谪守和苏轼的贬谪也在此留下了足迹。
诗人登楼赏雪于冬日,临赤壁而思绪万千,将此地命名为名胜之地。江山之间,美景依旧,鱼鸟共享其辉。诗人自谦才疏学浅,借此地寄寓情感,关注战后的疮痍与田野的荒芜,表达出恢复民生的决心。最后,他誓言要砥砺名节,不负所托,体现了士人的责任感。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历史变迁与个人抱负,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