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王环中》
《赠王环中》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古风

丹霞不蹋长安道,生涯萧条破席帽。

囊中收得劫初铃,夜静月明狮子吼。

那伽定后一炉香,牛没马回观六道。

耆域归来日未西,一锄识尽婆娑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wánghuánzhōng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dānxiáchángāndàoshēngxiāotiáomào

nángzhōngshōujiéchūlíngjìngyuèmíngshīhǒu

jiādìnghòuxiāngniúméihuíguānliùdào

guīláiwèi西chúshíjìnsuōcǎo

注释
丹霞:指代名山丹霞山,可能象征隐居之地。
长安道:古代中国的首都长安的道路,这里指世俗繁华之地。
生涯:指诗人的人生或生活状态。
破席帽:形容生活贫困,帽子破旧。
囊中:口袋里。
劫初铃:可能象征着过去的苦难或某种警示。
狮子吼:佛教中狮子象征智慧,此处可能指内心领悟。
那伽:梵语,指瑜伽修行者。
一炉香:象征静心修行或冥想。
六道:佛教中的生死轮回之道,包括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种境界。
耆域:古印度神话人物,此处可能象征智慧或回归者。
婆娑草:可能指佛教中的某种植物,象征佛法或修行。
翻译
丹霞山不会踏足长安的道路,我的生活困顿,只戴破旧的席帽。
口袋里藏着劫难初起时的铃铛,夜晚寂静,明亮的月光下仿佛听到狮子的吼声。
打坐禅定之后,只有炉香相伴,牛和马都已归位,我审视着六道轮回。
当耆域回归时,太阳还未西沉,一把锄头便能辨识出婆娑草的一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赠王环中》。诗中,黄庭坚以丹霞隐士的形象自比,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淡泊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丹霞不蹋长安道"描绘了他不愿涉足繁华的都市生活,选择了清贫而宁静的生活方式,"生涯萧条破席帽"则形象地刻画了他的简朴生活状态。

"囊中收得劫初铃,夜静月明狮子吼"两句,运用了佛教典故,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即使在寂静的夜晚,也能听到内心深处的觉悟之声,如同狮子吼一般震撼人心。

"那伽定后一炉香,牛没马回观六道"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定和生死轮回的理解,他在修行之后燃香冥想,洞察世间万物的流转。

最后两句"耆域归来日未西,一锄识尽婆娑草",以耆域佛的故事结尾,寓意王环中或许也像耆域一样,回归自然,用简单的生活方式洞悉生命的真谛,即使是锄头下的草木,也能看出其中的智慧和哲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禅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送石鉴大师住栖贤

本师畴昔幽栖地,杖拂亲承出庾关。

侧听道声喧法窟,共推骨相称奇山。

钁头有法提应俊,茅屋随时结岂难。

千七百人看满会,肯令庸质老南蛮。

(0)

宿黄氏园亭

轻舟欲泊日黄昏,愁绝青袍有泪痕。

林壑未忘同逸兴,水云犹自绕孤村。

涂当海国易流滞,人在天涯空梦魂。

春草闭门花欲发,卧看蝴蝶到西园。

(0)

舟泊崖门作

穷海去无津,沿崖尚有滨。

风涛犹撼石,星月祇愁人。

往复事何极,江山恨转新。

停舟问渔父,今夕是何辰。

(0)

宿广朗洞赠陈元孝

依岩静结构,密宇托招提。

避客废曲径,扪萝沿回溪。

檐际隐不见,客行知屡迷。

冽泉破阶戺,涓涓冲寒泥。

幽事在丛筱,坚筑渐成堤。

自予识陈君,慷慨怀酸悽。

未拟去乡曲,聊复依卑栖。

秋风夜来过,飒沓群木齐。

长啸向窗牖,山月靡然低。

旦予下山去,共听云端鸡。

(0)

寿祖印·其三

老母今年八十馀,编蒲何似施方书。

时归双袖新梨栗,舞綵人间定不如。

(0)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其十

寻常石面看流瀑,散雪霏霏溅衲衣。

何似夜寒千仞上,耳根无力意根微。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