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黄芦斥堠悬,残阳未尽执吟鞭。
星河澹远龙堆夜,风露荒寒雁塞天。
片月沙头垂辔过,一灯车里枕书眠。
迢迢借问停骖处,寂寞崥崹瘦水边。
白草黄芦斥堠悬,残阳未尽执吟鞭。
星河澹远龙堆夜,风露荒寒雁塞天。
片月沙头垂辔过,一灯车里枕书眠。
迢迢借问停骖处,寂寞崥崹瘦水边。
此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壮美的边塞景象。首句“白草黄芦斥堠悬”,以“白草”、“黄芦”勾勒出边塞之地的荒凉与辽阔,“斥堠悬”则暗示了边防的警戒与紧张。接着,“残阳未尽执吟鞭”,夕阳未落,诗人仍在马背上吟诗,表现了其对边疆的深情与执着。
“星河澹远龙堆夜,风露荒寒雁塞天”,进一步渲染了夜晚边塞的寂静与寒冷,星辰稀疏,龙堆(沙漠)在远方显得更加遥远,风露交加,大雁在寒冷的天空中飞翔,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壮丽的氛围。
“片月沙头垂辔过,一灯车里枕书眠”,诗人骑马经过沙地,月光洒在沙上,显得格外明亮;而在远处,一盏灯火映照着马车,诗人似乎在车中读书入眠,这一细节透露出诗人的文人气质和对知识的热爱。
最后,“迢迢借问停骖处,寂寞崥崳瘦水边”,诗人询问停驻的地方,发现它位于一条瘦弱的河边,周围一片寂静,更显出边塞的荒凉与孤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和诗人的内心情感,既有对边疆的感慨,也有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滔天笔势百川东,小待清霜万壑空。
能草子虚上林赋,更须收敛入檀弓。
三生石上结因缘,袍笏横斜学米颠。
渔父几忘山下路,仙人时访岭头船。
乌猿白鹤无根树,淡月疏星一线天。
为我醉呼添濛澒,倦来平卧看云烟。
川险固可畏,顺风胡不行。
维舟雁翅浦,安此水一泓。
宗悫万里意,谢安江海情。
子何独惴惴,不慕天地鹏。
传闻此洲外,飞廉正豪横。
万马拖缟练,千山雪翻崩。
舟师亦无苦,老子悲震惊。
此语真不迁,我怀谅难胜。
从容把卮酒,坐对离骚经。
起见皖山曲,沉沉夕烟生。
开帘待明月,稳听波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