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晓事来,知子海内杰。
敢以文字知,屈在弟子列。
茅茹本同根,泰拔自连结。
皇皇惟我祖,开天秉全哲。
圣道渐休明,中天行日月。
会使邹鲁传,大转唐虞辙。
精卫海可填,愚公山可缺。
如何悠且久,万物不成设。
知子抱兹独,我亦不自洁。
默默中情孚,且喜未孤孑。
绾符虽近县,何由策蹇劣。
自从晓事来,知子海内杰。
敢以文字知,屈在弟子列。
茅茹本同根,泰拔自连结。
皇皇惟我祖,开天秉全哲。
圣道渐休明,中天行日月。
会使邹鲁传,大转唐虞辙。
精卫海可填,愚公山可缺。
如何悠且久,万物不成设。
知子抱兹独,我亦不自洁。
默默中情孚,且喜未孤孑。
绾符虽近县,何由策蹇劣。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起元赠给袁了凡的,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和对其抱负的认同。
“自从晓事来,知子海内杰。” 开篇即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高度评价,认为其在世间实属杰出。接着,“敢以文字知,屈在弟子列。” 表达了诗人自己虽不敢以文字表达对友人的敬仰,但内心已将友人视为自己的老师或导师。
“茅茹本同根,泰拔自连结。” 这两句运用比喻,将友人与自己比作同根生的茅草,象征着深厚的友谊和紧密的联系。“皇皇惟我祖,开天秉全哲。” 则进一步赞美友人的祖辈,暗示友人继承了先祖的智慧与伟业。
“圣道渐休明,中天行日月。” 描述了友人在圣道上的贡献,使得光明逐渐显现,如同日月在天空中运行一般重要。“会使邹鲁传,大转唐虞辙。” 指出友人有望传承邹鲁之学,改变历史的轨迹,如同古代的圣贤一样。
“精卫海可填,愚公山可缺。” 运用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典故,赞扬友人有决心和毅力克服一切困难。“如何悠且久,万物不成设。” 提出疑问,感叹时间的漫长,万物难以完全设定。
“知子抱兹独,我亦不自洁。”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独特抱负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表明自己愿意保持内心的纯洁。“默默中情孚,且喜未孤孑。” 说明诗人虽未直接表达情感,但内心充满信任,感到并未孤单。
最后,“绾符虽近县,何由策蹇劣。” 意味深长,表达了即使身处官场,也希望能为友人提供帮助,但又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才能、抱负和品质的赞美,以及对自己情感的表达,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世人信神仙,愚惑昧雅道。
岂知天地间,物稚必壮老。
日月交升沉,暑退寒始造。
节候循分至,一刻无草草。
谁令三百年,俄顷不自保。
纵使能长生,悠忽同枯槁。
飞升何攸归,饵丹伤寿考。
虚诞复何益,彝伦以为宝。
凉秋八九月,晓风鸣不歇。
落叶飘前楹,衰草卧零雪。
露光湿桐株,萤火暗林樾。
浮云从东来,皓魄忽西没。病起慵执梳,?鬤垂短发。
衣敝无人造,袜解谁当结。
不洗许由耳,那在张仪舌。
灵鳞蛰巨湫,苞雏守丹穴。
时事已可知,吾生容自达。
偶读信陵传,奚翅枚生发。
平生耽山水,素性爱奇石。
奇石产英山,半归千金宅。
六月入浈阳,沿厓探深僻。
采之愿过奢,选一每弃百。
舟次沙溪头,短衣乘浅屐。
涧壑飞寒泉,泉声咽唧喈。
残雾拨不开,著手得盈尺。
峰并两巉岩,外著山乳积。
三浣露光华,桃花是颜色。
十日住舟中,珍重斋圭璧。
圭璧易丧亡,贾祸徒惋惜。
何如尔潜光,抱真全精魄。
世事难免磨,不磷信坚瘠。
携归置虚窗,与尔性所适。
右有青花砚,左有古图籍。
松竹一径深,风雨共岑寂。
阑干图云烟,会心岂形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