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人老去伴岩阿,赢得长生劫不磨。
琴鹤归来身健在,木鸡养到气平和。
著书时染淋漓笔,宴客新成安乐窝。
城北徐公归里晚,莼鲈饱食让公多。
才人老去伴岩阿,赢得长生劫不磨。
琴鹤归来身健在,木鸡养到气平和。
著书时染淋漓笔,宴客新成安乐窝。
城北徐公归里晚,莼鲈饱食让公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才子选择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追求长生与内心的平和。通过“琴鹤”、“木鸡”的形象,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强调了精神世界的富足与和谐。诗人还提到这位才子勤于著述,乐于宴客,生活充实而自在。最后以“城北徐公归里晚,莼鲈饱食让公多”一句,巧妙地将历史典故融入其中,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表达了对主人公晚年生活的赞美与敬意。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洁人格的颂扬。
道人杨歧五世孙,曾持鈯斧开云门。
属时多艰众且去,百折午摧君独存。
住庵了却行脚债,随缘混入众生界。
和泥合水二顷田,接待方来一茎菜。
我初北归先过君,彼此老大言无文。
长年听法庵外石,永日不藏岩上云。
莫嫌家风四立壁,应用河沙体坚密。
客来有以顽自疑,五问道人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