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旧是刘王苑,咫尺鹅潭见海天。
蝴蝶茧从仙岳至,菩提纱向帝京传。
光流故国馀明月,魂傍孤城作暮烟。
春草似含南汉恨,依依随客到花田。
芳华旧是刘王苑,咫尺鹅潭见海天。
蝴蝶茧从仙岳至,菩提纱向帝京传。
光流故国馀明月,魂傍孤城作暮烟。
春草似含南汉恨,依依随客到花田。
这首诗《过华林寺作》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华林寺周边的景致与历史氛围。首联“芳华旧是刘王苑,咫尺鹅潭见海天”以“刘王苑”和“鹅潭”为引子,勾勒出一片既古老又辽阔的景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连接着海天一色的神秘世界。颔联“蝴蝶茧从仙岳至,菩提纱向帝京传”则运用了蝴蝶与菩提的意象,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宗教精神相融合,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颈联“光流故国馀明月,魂傍孤城作暮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明月”与“暮烟”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与历史的沉淀。尾联“春草似含南汉恨,依依随客到花田”则以“春草”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同时也暗含对过往历史的反思与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寄托。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更蕴含了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落日飞山上,山下人呼猎。
出门纵步观,无遑需屐屧。
至则闻猎人,喧然肆牙颊。
或言岐径多,御者因追蹑。
或言御徒希,声势不相接。
或言器械钝,驰逐无所挟。
或言卢犬顽,兽走不能劫。
余笑与之言,善猎气不慑。
汝方未猎时,战气先萎薾。
弱者力不支,勇者胆亦怯。
微哉一雉不能擒,虎豹之血其可喋。
汝不闻去岁淮甸间,熊罴百万临危堞。
往往被甲皆汝曹,何怪师行无凯捷。
呜呼安得善猎与善兵,使我一见而心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