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吊屈原,六日又当吊台湾。
台岛此日蛟螭蟠,户三百万海漫漫。
海底残魂招不起,三百万人同日死。
髑髅鞟骼郁嵯峨,虎狼戛戛磨牙齿。
彼一人些千古伤,全台奈何不断肠!
羌沈江兮羌沈海,黑风毒浪鱼龙僵。
昨夜雷门擂大鼓,羵羊蹩躠商羊舞。
灯火煌煌黎邱市,旌旂窣窣修罗府。
五月五日吊屈原,六日又当吊台湾。
台岛此日蛟螭蟠,户三百万海漫漫。
海底残魂招不起,三百万人同日死。
髑髅鞟骼郁嵯峨,虎狼戛戛磨牙齿。
彼一人些千古伤,全台奈何不断肠!
羌沈江兮羌沈海,黑风毒浪鱼龙僵。
昨夜雷门擂大鼓,羵羊蹩躠商羊舞。
灯火煌煌黎邱市,旌旂窣窣修罗府。
这首诗以端午节吊念屈原为引子,巧妙地将情感延伸至对台湾的深切关怀与哀思。诗中描绘了台湾岛在特定日子的凄凉景象,以及三百万人民可能遭遇的悲剧命运,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生者处境的忧虑。
“台岛此日蛟螭蟠”,开篇即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台湾岛在特定日子的氛围,仿佛巨龙盘踞,预示着不祥之兆。“户三百万海漫漫”,接着点明台湾的人口规模与广阔的海域,暗示这片土地上生活着众多的人民。
“海底残魂招不起,三百万人同日死”这两句,直接揭示了台湾人民可能面临的灾难或不幸,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情景的深切同情和哀痛之情。“髑髅鞟骼郁嵯峨,虎狼戛戛磨牙齿”通过形象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灾难的残酷与无情,仿佛死亡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彼一人些千古伤,全台奈何不断肠!”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台湾整体命运的深深忧虑,即使面对如此巨大的苦难,人们依然难以割舍对这片土地的情感,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悲痛与无奈。
最后,“羌沈江兮羌沈海,黑风毒浪鱼龙僵”两句,以端午节吊念屈原的传统活动为背景,将台湾的现状与屈原的悲剧相联系,强调了台湾所面临的困境如同历史上的悲剧一般沉重而深远。“昨夜雷门擂大鼓,羵羊蹩躠商羊舞”描绘了夜晚的场景,通过雷鸣般的鼓声和奇异的舞蹈,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充满象征意味的氛围。
“灯火煌煌黎邱市,旌旂窣窣修罗府”则以灯火辉煌的市场和庄严的旗帜,象征着台湾社会的日常与宗教仪式的庄重,同时也暗示了在这背后隐藏着的苦难与斗争。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台湾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记忆的反思和对未来希望的期待。
守荼蘼、残寒影里,怀人最是春暮。
轻阴天气闲庭院,睡起还疑初曙。君试睹。
怎无力、帘儿搁得春魂住。黄昏静伫。
但打叠新愁,商量浅醉,寂寞对庭树。
西湖畔,回首旧游欢聚。蛩烟雁月如故。
多时不到虹桥外,萍际晚山无数。春且住。
待小句题成,婉寄流红去。天涯甚处。
嗟别后心肠,伊犹难识,相笑况新侣。
尘缨乍濯,溯晴湖一角、与鸥为侣。
湖外龙山青万叠,江草江花无数。
菂苦房空,蘋疏盖掩,才过廉纤雨。
翠尊易竭,倚舷还赋愁句。迟暮。
极目天端,琼楼无恙,我欲凌风去。
记否昆明清露晓,坠粉尚零前浦。
乱蕊争荣,孤根自转,曾共蓬瀛住。
梦回青琐,与君重问烟路。
正匈奴未灭,战死沙场,死亦安便。
击楫渡江去,见胡氛犹恶,猛着先鞭。
那知义旗甫举,罹祸剧堪怜。
叹国法难伸,奇冤虽雪,应憾重泉。愁煎。
怕追念,把旧影前尘,反复诗篇。
读到伤怀处,似声声弹出,急管哀弦。
况复平生隐恨,未了海棠缘。
料碧血长埋,千年定化啼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