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驱入里甫初冬,岁满一尊三径松。
归客昔年为逐客,司农今日喜明农。
朝中局变心偏异,海上波恬睡转浓。
忽听鸡声惊晓梦,何妨少坐听疏钟。
驰驱入里甫初冬,岁满一尊三径松。
归客昔年为逐客,司农今日喜明农。
朝中局变心偏异,海上波恬睡转浓。
忽听鸡声惊晓梦,何妨少坐听疏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熙春在明朝时期对时光流转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首联“驰驱入里甫初冬,岁满一尊三径松”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时间的流逝,诗人从忙碌的生活中归来,正值初冬时节,岁月的轮转如同满杯的酒,映照着周围静谧的松林,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
颔联“归客昔年为逐客,司农今日喜明农”则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诗人过去作为流放者的身份与如今作为司农(掌管农业的官员)的转变,表达了对过往困顿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和喜悦。
颈联“朝中局变心偏异,海上波恬睡转浓”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情感与更广阔的社会变迁联系起来。朝堂上的局势变化引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同感受,而海上的平静则使他沉醉于梦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与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反应。
尾联“忽听鸡声惊晓梦,何妨少坐听疏钟”以鸡鸣打破梦境,引出诗人对现实的重新审视。在短暂的静思之后,诗人选择继续沉浸在自然的韵律中,通过倾听稀疏的钟声,寻找心灵的慰藉与平衡。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空间、个人经历与社会变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四十青春七十翁,客楼时得一樽同。
子将仕矣云霄上,我合归欤涧谷中。
凉夜岁星守南斗,丰年江国喜西风。
许追父老鸡豚社,为说犹能醉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