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弩》
《弩》全文
唐 / 李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挺质本轩皇,申威振远方。

机张惊雉雊,玉彩耀星芒。

高鸟行应尽,清猿坐见伤。

苏秦六百步,持此说韩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áng / qiáo

tǐngzhìběnxuānhuángshēnwēizhènyuǎnfāng
zhāngjīngzhìgòucǎi耀yàoxīngmáng

gāoniǎoxíngyìngjìnqīngyuánzuòjiànshāng
qínliùbǎichíshuōhánwáng

注释
挺质:高贵的本质。
轩皇:尊贵显赫。
申威:展示威严。
振远方:影响远方。
机张:设下计谋。
雉雊:野鸡鸣叫。
玉彩:光彩如玉。
星芒:星光闪烁。
高鸟:高飞的鸟儿。
行应尽:逐渐消失。
清猿:哀鸣的猿猴。
坐见伤:坐视其伤。
苏秦:战国策士苏秦。
六百步:行走六百步象征长途跋涉。
持此:拿着这个策略。
说韩王:游说韩国国王。
翻译
本质本就高贵,威势远扬四方。
机谋如网惊飞雉,光彩似玉照星芒。
高飞之鸟渐消失,清啸猿猴感悲伤。
苏秦行走六百步,以此游说韩王上。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名为《弓》。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描绘一幅古代射箭狩猎的情景,并且通过此情境表达了对当时政治或军事局势的一种态度。

首句“挺质本轩皇,申威振远方”中的“本轩”,即是弓的古称,通过“挺质”的动作来形容其威严和力量。“申威”指的是展现武力,“振远方”则表示这种武力的传播和震慑作用。

接着,“机张惊雉雊,玉彩耀星芒”中的“机张”指的是弓箭搭配的瞬间,而“惊雉雊”则形容射出的箭矢像惊起的野鸡一样迅速且有力量。“玉彩耀星芒”则描绘了箭上的装饰在阳光下的闪耀,像是夜空中璀璨的星辰。

第三句“高鸟行应尽,清猿坐见伤”表达了一种狩猎场景中的生动画面。射击结束后,高飞的鸟类被射杀殆尽,而远处的猿猴则静坐在树上目睹这一切,似乎在感受着这场狩猎带来的伤痛。

最后,“苏秦六百步,持此说韩王”则是引述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的一段历史故事。苏秦曾以“连横策”游说于各诸侯之间,而这里的“六百步”可能指的是一场军事行动或狩猎中的距离。而“持此说韩王”则是说用这次狩猎的情景来比喻或者劝告韩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狩猎的壮丽场面,展现了古代武力和军事行动的雄浑气概,同时也蕴含着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一种隐喻。

作者介绍
李峤

李峤
朝代:唐   字:巨山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生辰:644~713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猜你喜欢

独吟二首·其一

幽怀每不惬,何处可登临。

芳甸隔春雨,浮云留夕阴。

山林安石兴,江海子牟心。

此意同谁语,沉绵只独吟。

(0)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其六

运际千年盛,恩承一棹归。

不才孤世望,报国念身微。

东去河流急,南来树影稀。

休文多病后,不觉减腰围。

(0)

题画·其二

千岩万壑锁烟霞,住处如何祗一家。

溪水未应浑买断,可容移棹觅桃花。

(0)

送叶生来省兄归钱塘·其二

兄弟和同百岁心,肯辞千里远来寻。

到家亲旧应相问,只说君恩海样深。

(0)

峡中杂咏·其一

两岸青山夹去程,一江秋水片帆轻。

寻常对画曾看此,今日分明画里行。

(0)

题静照轩·其一

门掩閒庭草色新,箪瓢穷巷不知贫。

东风一夜消残雪,花柳眼前随处春。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