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廷秀跋云琴图记高士被遇阜陵再赋小诗》
《廷秀跋云琴图记高士被遇阜陵再赋小诗》全文
宋 / 周必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羽衣当日望尧云,薰殿临风和舜琴。

龙已乘云弦已绝,披图我亦涕沾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íngxiùyúnqíngāoshìbèilíngzàixiǎoshī
sòng / zhōu

dāngwàngyáoyúnxūn殿diànlínfēngshùnqín

lóngchéngyúnxiánjuézhānjīn

翻译
那天穿着羽衣仰望似尧的祥云,薰香的宫殿中微风轻拂着舜的琴音。
龙已经乘云升天,琴音也已消逝,看着这幅图,我不禁泪湿衣襟。
注释
羽衣:古代神话中仙人所穿的飘逸衣物,象征高洁或神秘。
尧云:传说中的吉祥云彩,象征圣明君主的德行。
薰殿:宫殿中用香料熏蒸,营造出香气缭绕的环境。
舜琴:舜是中国古代贤君,此处指代和谐的音乐。
龙已乘云:比喻帝王或有威望的人升天或去世。
弦已绝:琴弦断了,象征乐曲终止或哀思之情。
披图:打开画卷,观看画作。
涕沾襟:流泪以至于湿透衣襟,表达极度悲伤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廷秀跋云琴图记高士被遇阜陵再赋小诗》。诗中描绘了一幅云端仙子抚琴的画面,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如尧、舜的仰慕,以及对高洁之士遭遇际遇的感慨。"羽衣当日望尧云",形象地刻画了仙子身着羽衣在云端遥望圣君的景象,暗示了高士的清高与期盼。"薰殿临风和舜琴",则描绘了舜帝的音乐殿堂,暗示了高士的才情与德行。"龙已乘云弦已绝",意味着高士的机遇已逝,琴音不再,流露出淡淡的哀伤。最后,诗人"披图我亦涕沾襟",通过自己的泪水,表达了对高士命运的共鸣和对理想无法实现的惋惜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周必大

周必大
朝代:宋   字:子充   生辰: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
猜你喜欢

陌上暮春

斗草听莺非我事,傍花随柳亦閒人。

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赵江淮过一春。

(0)

甲寅腊月十日自石龙赴广州会城途中纪行·其三

两山不见临溪屋,长日还无唤渡人。

逆水孤舟行数日,哀猿空使泪沾巾。

(0)

送陈生往建宁省觐

一路青山数百盘,建州山尽野云宽。

灯明夜市如吴会,花重春城胜锦官。

茧纸出溪开玉版,石茶凭水试龙团。

尊亲拜后应相问,独卧沧江草阁寒。

(0)

送高丽相还国

琛贡中朝使节持,乐浪人物好威仪。

董生作傅曾匡国,季札来宾解听诗。

喜动龙颜天咫尺,行经鳌背路倭迟。

阳春不隔黄岩水,归及看花二月时。

(0)

送王元鲁归吴

王郎作掾归东吴,才名已与功名俱。

道上争看白鸲鹆,海中暗长青珊瑚。

西湖竹枝正好听,北海柳瘿安可无。

若见林逋为传语,乌生不愧麻衣粗。

(0)

大雅歌为冷起敬先生

冷先生,鼓大雅,乌生听之双泪下。

双桧堂前良夜深,霜华照月发好音。

太羹玄酒忽在御,无怀葛天殊慰心。

一弹明月不复动,再弹飒飒风吹襟。

林神詟缩真宰泣,江流喷激苍龙吟。

众客方鼓舞,乌生泪汍澜。

乌生所思在古道,耿耿不寐灯影寒。

周室东迁黍离作,桑閒胜似钧天乐。

乾坤莽莽千馀年,谁把深心寄弦索。

冷先生,鼓大雅,适不遭其时。

十载风尘暗关塞,满城戎马苦乱离。

吴山深处一茅宇,五弦独对天门挥。

天门荡荡隔沧海,海上干戈故相待。

片帆欲发空归来,只有宫商袖中在。

两鬓萧萧意惘然,又将归住吴山巅。

人生万事多龃龉,几时得似羲皇前。

冷先生,鼓大雅,且勿生愤惋。

愤惋心不和,愤惋思不远。

只今驿骑燕山通,此调可献明光宫。

声音之感疾如影,圣心即使超鸿濛。

一人唱于万人和,天下尽荷雍熙风。

乌生有泪不复洒,融融泄泄无声中。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