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娟娟兮初生,日淡淡兮馀曜。
当兹辰兮有怀,倚柴门兮永眺。
彼渔父兮何为,支两膝兮垂钓。
夕阳尽兮忘归,临清流兮自照。
袭芳草兮相盼,余与子兮同调。
欲有言兮无辞,览前林兮微笑。
月娟娟兮初生,日淡淡兮馀曜。
当兹辰兮有怀,倚柴门兮永眺。
彼渔父兮何为,支两膝兮垂钓。
夕阳尽兮忘归,临清流兮自照。
袭芳草兮相盼,余与子兮同调。
欲有言兮无辞,览前林兮微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醉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月娟娟兮初生,日淡淡兮馀曜”,以月之初升和日之将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当兹辰兮有怀,倚柴门兮永眺”两句,诗人表达了在特定时刻内心的情感波动,选择倚靠柴门长久地眺望远方,似乎在寻找心灵的寄托。
“彼渔父兮何为,支两膝兮垂钓”,诗人转向对渔父的观察,渔父在岸边支起膝盖,垂钓于水边,这一场景既平凡又充满诗意,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夕阳尽兮忘归,临清流兮自照”,描述了渔父在夕阳西下时忘记归途,独自站在清澈的水流旁,映照着自己的身影,这一画面充满了孤独与自我反思的意味。
“袭芳草兮相盼,余与子兮同调”,诗人与渔父之间似乎产生了某种共鸣,共同欣赏着周围的芳草,彼此相视,心有灵犀。最后,“欲有言兮无辞,览前林兮微笑”,表达了诗人想要表达的话语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只能通过微笑来传达内心的喜悦与满足,同时,他环顾四周的树林,似乎从中获得了更多的灵感与安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
故人尺素来天际,颇忆当年任守垒。
平明一笑百事空,不作细书书纸尾。
寄书五湖夸海岱,入眼沧溟无百里。
军城崒屼枕青山,地脉遥从岱宗起。
题诗要为写高阁,播飏意欲先糠秕。
晚登南宫头已白,却驾朱轓临泗水。
丹烧未辨令威鹤,神游先跨琴高鲤。
可怜萧散竹林士,埋玉青山骨空委。
人生一世偶相值,转首羲皇不停晷。
西山妙迹欲仙去,爽气朝来尽如洗。
遥知吊古一长喟,引送浇愁付浮蚁。
有诗淮上可微吟,会有流鱼出倾耳。
何年窣堵波,独立妙峰顶。
憧憧五湖舟,黑月仰光影。
千章列云构,灵液走甘冷。
隆楼绝清空,横侧见峰岭。
下窥三州聚,尘末集毫颍。
振衣薄云汉,万劫弹指顷。
辽辽天宇大,出没笑蛙井。
堂中老比邱,奋迅颇精猛。
拟分数椽地,饱饭卧清境。
何必少陵翁,闻钟始深省。
吾友胡少汲,结庐皖公城。
灊山有小隐,背负紫翠屏。
前临一溪水,可以濯我缨。
欲分青山半,留我谷口耕。
信美非吾乡,翩然遂宵征。
闻君草堂处,亦复占地灵。
虚檐倚苍崖,下有玉涧鸣。
乐哉不可到,因君怀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