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窗朝听雨,石碓夜舂云。
涧光接树影,石甃沁□□。
野水流花出,松云载雨还。
看山曾到寺,隔水忽□□。
松窗朝听雨,石碓夜舂云。
涧光接树影,石甃沁□□。
野水流花出,松云载雨还。
看山曾到寺,隔水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林景象。首联“松窗朝听雨,石碓夜舂云”以“听雨”和“舂云”为意象,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响与日常生活场景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涧光接树影,石甃沁□□”两句通过“接”字和“沁”字,生动地展现了山间溪流与树木、石砌小径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仿佛是大自然的笔触在纸上缓缓展开。
“野水流花出,松云载雨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人的互动,水中的花朵随波逐流,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流转;而松云载雨,则寓示着自然界的循环不息,以及其中蕴含的生命力与希望。最后,“看山曾到寺,隔水忽□□”两句,似乎在暗示诗人曾经或即将前往山中寺庙,而“忽”字则增添了几分神秘与不可预知性,让人联想到心灵的探索与精神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也隐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情趣。
牧马散近地,阅视乘高秋。
驼冈似沙苑,堆阜带川洲。
坡陁故梁城,萦薄西南陬。
连棚映林樾,星罗倚层丘。
回风吹阵云,奔腾欻来游。
野性脱羁马,饮齕遂所求。
腹干颇肥张,郁怒何彪休。
群敺骤麋鹿,逸势凌蛟虬。
军戎选轻捷,和銮御调柔。
毛物有千名,众美归骅骝。
梁王愁思台,佛刹居上头。
劫来一凭眺,遗墟莽悠悠。
信陵骨已朽,岩穴谁见收。
当时英豪辈,事逐东波流。
置酒临风轩,聊以纾烦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