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愿毒果》
《寄愿毒果》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古风

毒果才登灵鹫峰,南山马群为一空。

鹫峰亦复无所容,寂寥风味南山同。

聋人有耳固不聪,双眼复随双耳聋。

苞苴公行丧真风,祝鮀之佞为正宗。

有生穷极变则通,公无留滞蒿蓬中。

行看劲气嘘长虹,拈出死蛇为活龙。

(0)
鉴赏

这首诗《寄愿毒果》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首句“毒果才登灵鹫峰”,以“毒果”比喻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或恶习,将其比作登上神圣的灵鹫峰,暗示这些负面现象在社会上蔓延,甚至侵蚀了原本纯净的道德高地。接着,“南山马群为一空”运用比喻手法,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比作马群,它们在南山中肆意奔腾,破坏了原有的和谐与秩序,使得整个社会环境变得空虚而混乱。

“鹫峰亦复无所容,寂寥风味南山同”,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良风气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不仅影响了灵鹫峰,也使得南山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与活力,呈现出一片寂寥的景象。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社会风气对自然景观乃至人心的影响。

接下来,“聋人有耳固不聪,双眼复随双耳聋”这一句,以聋人为例,形象地描绘了那些虽然拥有感官却无法感知真实世界的人们,他们如同聋哑之人,既听不见声音,也看不见真相。这不仅是对个体的讽刺,也是对社会中某些人盲目跟风、缺乏独立思考的批判。

“苞苴公行丧真风,祝鮀之佞为正宗”揭示了社会中腐败盛行、道德沦丧的现象。苞苴(贿赂)公然盛行,真正的道德风尚被破坏,祝鮀(古代善于言辞的官员)的佞(奸邪)成为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反映了当时社会道德观念的扭曲。

“有生穷极变则通,公无留滞蒿蓬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变革的期待。他认为,生命在面对极端困境时,往往会寻求改变以求生存,社会也应该如此。诗人呼吁人们不应在困境中停滞不前,而应积极寻求出路,摆脱束缚。

最后,“行看劲气嘘长虹,拈出死蛇为活龙”以生动的比喻,预示着未来社会将充满生机与活力。劲气象征着力量与希望,长虹代表光明与连接,而将死蛇变为活龙,则寓意着从困境中崛起,化腐朽为神奇。这不仅是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也是对社会变革力量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与批判,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社会变革的期待与祝福。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立春日邂逅周文显于子畅兄许饮酒论文欢有馀也成二首·其一

文字追秦汉,箪瓢保贱贫。

延英空侧席,下里老斯人。

倾盖宁嗟晚,推门莫厌频。

罢谈刍狗用,且看土牛春。

(0)

文叔转送畏知初到长沙寄诸弟及示同志二诗次韵寄畏知二首·其二

闻道湖南幕,人无第二流。

文书有馀暇,风月可销忧。

梦远宁能续,诗成谩益愁。

幽庭步春草,鸡撼屋山头。

(0)

十四夜用立春韵

旧雪犹连雪,新春未得春。

烧灯当变节,圆月与俱新。

邂逅成朋饮,飘流怆客身。

还家重萧索,山鬼闯厨人。

(0)

十六日出迓客

逢迎非我事,且逐众人行。

粗识郊原趣,因兹诗句成。

黄华菜谁主,自唤鸟何名。

忽忆来时路,还思去日程。

(0)

二十八日雪二十九日未已赋诗凡五首·其一

霰集瓦跳鸣,风横窗竹声。

阴来由有渐,落地势难平。

龙具愁终夜,鹑衣起迟明。

儿时故狂甚,老境只寒生。

(0)

晚过彦真山亭并呈允升季仪兼属照邻二首·其一

隔岸看山自足佳,背山仍有碧云遮。

我来政值崚嶒际,却恨林端已暮鸦。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