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相问兴何如,不愿家财有羡馀。
一卷佛经心谙诵,七篇真诰手亲书。
荣名厚禄都来足,酒兴诗情积渐疏。
多谢营巢旧时燕,又依时节到贫居。
交朋相问兴何如,不愿家财有羡馀。
一卷佛经心谙诵,七篇真诰手亲书。
荣名厚禄都来足,酒兴诗情积渐疏。
多谢营巢旧时燕,又依时节到贫居。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隐逸生活和个人修养的诗。开篇“交朋相问兴何如,不愿家财有羡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间问候的态度,以及不愿意家中积累多余的财富,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心境。
接着,“一卷佛经心谙诵,七篇真诰手亲书”则展示了诗人的修养和对道德经典的重视。佛经与真诰都是古代文化中关于哲学思考和道德教化的重要文献,诗人通过吟诵和抄写这些经典来修身养性。
“荣名厚禄都来足,酒兴诗情积渐疏”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对世俗荣华的态度,以及在酒酣之际,诗意盎然却又逐渐淡去的情景。这里的“荣名厚禄”指的是官职和物质享受,而诗人似乎对此持有超脱的看法。
最后,“多谢营巢旧时燕,又依时节到贫居”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奢华生活的感激,同时也接受了现在简单朴素的生活。这不仅是对物质环境的调整,也是精神层面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逸与世俗,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然,以及对于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