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高天近怯凭栏,下视浮云咫尺间。
只怪轻雷起岩际,不知飞雨过前山。
地高天近怯凭栏,下视浮云咫尺间。
只怪轻雷起岩际,不知飞雨过前山。
这首诗描绘了站在高处俯瞰云海的壮丽景象,以及自然界的瞬息万变。首句“地高天近怯凭栏”,以“怯”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站在高处时对天际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此处地势之高。接着,“下视浮云咫尺间”一句,通过“咫尺”二字,强调了云层与观者之间的距离之近,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
接下来,“只怪轻雷起岩际”一句,巧妙地将听觉元素引入画面,轻雷声在岩石边缘响起,为宁静的画面增添了一丝动态感和神秘色彩。而“不知飞雨过前山”则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雨滴从远处的山峰落下,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变幻莫测,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敬畏与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情趣。
黯淡平原,搔首处、顿惊客眼。
秋阴里、几行榆柳,倒垂沙岸。
歇马亭荒征骑少,新嘉驿冷人烟断。
夕阳中、隐隐见荒城,哀笳乱。东山上,浮云散。
泗水际,飞鸿唤。但寒萝蔓草,兔狐相伴。
黄土埋残帝子骨,西风吹裂行人面。
想洪生、兄弟旧经过,愁何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