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照渌水,自爱一何愚。
文采为世用,适足累形躯。
山鸡照渌水,自爱一何愚。
文采为世用,适足累形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鸡在清澈的溪水边自我欣赏的画面。诗中的“照渌水”表达了山鸡对自己的外貌感到满意,通过“自爱一何愚”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自恋行为持有轻蔑态度。接下来的两句,“文采为世用,适足累形躯”,则是诗人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看法,即认为华丽的文章往往被世人所追求,但过分追求文词华丽最终只会成为身上的重负。
整首诗通过山鸡自恋这一自然界的现象,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上对文学形式过度装饰的批判。同时,这也体现了王安石本人推崇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即文学应当回归到传递思想和内容的本质,而非仅仅追求华丽的外表。
岦岌瞻黄城,沦漪爱滍水。
黄城多山田,土膏一何美。
己无问津人,尚见耦耕子。
滍水昔不流,昆阳丛战鬼。
青磷夜无光,太平今久矣。
叶公玩龙台,何处存遗址。
空令茅店壁,侈传道元纸。
王乔号仙令,朝天双凫驶。
亡何下玉棺,一卧不肯起。
今古一丘貉,凭吊亦徒尔。
墟里人穰穰,道左冢累累。
逐逐马輠尘,登顿我未已。
惟当读好诗,清风溅霜齿。
朝游石城山,日暮不肯回。
连峰西北倾,迤逦苍屏开。
扪崖历壑千万转,绝顶更上清凉台。
清凉台高不知数,千里山川莽回互。
岷江东去走滔滔,微茫似可投鞭渡。
凉飙玉露暑不侵,南唐遗构山之阴。
即今颓垣古础竟安在,但见野花纤草历乱愁人心。
君不见澄心堂净居室,冬无凄风夏无日。
一朝白甲摧如山,降王只办随身膝。
此地亭台何壮哉,钩栏屈戌俱蒿莱。
不须苦作雍门思,且尽一杯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