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搆室难择向,就卑因迥取合宜。
小楼三间挹岚岫,开窗叠树纷参差。
红者为枫翠者柏,夕阳返照光陆离。
造物为张关仝画,胸怀全契陶潜诗。
初经断手待题额,即以夕佳而命之。
山中搆室难择向,就卑因迥取合宜。
小楼三间挹岚岫,开窗叠树纷参差。
红者为枫翠者柏,夕阳返照光陆离。
造物为张关仝画,胸怀全契陶潜诗。
初经断手待题额,即以夕佳而命之。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建造小楼的情景与感受,充满了自然之美和文人雅趣。诗中“山中搆室难择向,就卑因迥取合宜”两句,表达了在山中选址建房的不易,但最终选择了地势较低、视野开阔的地方,符合了建筑的实用性和美学追求。
接着,“小楼三间挹岚岫,开窗叠树纷参差”描绘了小楼的布局与环境,三间小楼依山傍水,窗户打开,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树木,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观。
“红者为枫翠者柏,夕阳返照光陆离”则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景色,红色的枫叶与绿色的柏树交相辉映,在夕阳的照射下,色彩斑斓,光影交错,美不胜收。
“造物为张关仝画,胸怀全契陶潜诗”这两句将自然美景比作画家的杰作,同时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与陶渊明的诗意相契合,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初经断手待题额,即以夕佳而命之”说明了小楼命名的过程,最初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未能立即决定名字,但在看到傍晚美景后,灵感涌现,直接以“夕佳”命名,既体现了对这一刻美景的赞叹,也寓意着美好时光的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六龙灭景兮疾如驰,结邻曭㬒兮沉海涯。
飞霜烈烈以袭物兮,其容惨慄。
阴风凛凛而薄人兮,其声凄悲。
祥鸾伏窜兮,鸱枭号呼。
哲人永叹以哀吟兮,贪夫适其觊觎。
彼庭燎之不吾遭兮,良卷怀而郁纡。
劳歌三发兮,晨鸡未旦。
使我耿耿以戚忧兮,独展转而向隅。
仆昔困犯难,戎陆日所虞。
何能守一经,且话雄千夫。
识公好兄弟,宛同周司徒。
爽彻绝俗姿,秀发连璧躯。
骎骎驾文圃,吐论清而腴。
伊流如学源,一洗众病肤。
韶音沿沂说,举世必所无。
公家徐起之,力因拯其模。
诸儒步武役,反若辕下驹。
方知钜鹿功,列国宜凫趋。
念兹风尘际,再得如玄珠。
流光澈太清,欲飞月下乌。
酿为五字句,妙语兼良图。
愧此溢美多,通甚非康衢。
新凉到棐几,翠竹环茅庐。
更当对论文,莫问金仆姑。
积阴扫秋风,吹作今夕月。
山岳四高寒,天地一澄澈。
幽人渺何许,应喜清晖发。
一樽不同乐,孤光共愁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