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疏已分老闽垓,松菊当年手自培。
却笑浮云无住著,误含雨意出山来。
迂疏已分老闽垓,松菊当年手自培。
却笑浮云无住著,误含雨意出山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的《和答余以贞佥宪见寄韵言怀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首句“迂疏已分老闽垓”,诗人以“迂疏”自谦,表示自己性格上的不拘小节和疏于世务,已经习惯了在福建这一地区度过晚年的生活。这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接着,“松菊当年手自培”一句,运用了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亲手种植松树和菊花的情景,象征着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暗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却笑浮云无住著,误含雨意出山来。”这两句诗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现象的独特理解。他将浮云比喻为那些追逐名利、四处漂泊的人,指出他们本无意停留,却因某种原因(如“雨意”)被迫或误入山中,暗示了对世俗追求的讽刺与批判。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心系自然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方君植之能说子,古貌雄情无与比。
偶然折券散千金,三冬无褐心不耻。
蒙眬世事若无意,要最千年看如咫。
五胜新推十六家,一日曾行三百里。
朅来为客至江南,憔悴儒冠尚如此。
马生与君意气亲,得钱沽酒为佳宾。
酒酣叹息新知乐,客子逢人喜任真。
当途之子多羞贫,熟视自循头上巾。
不如南亩还收身,青鞋布袜谁能驯。
方君方君亦偪泰,千言不如十斛麦。
等是东西南北人,送尔江头独归客。
升庵嗜古多创奇,岣嵝石鼓纷陆离。
此本来从日所出,想自通倭初得之。
浮沈海外无人识,落寞千年谁拾得。
成嘉相去亦有年,毡蜡不伤惟角折。
迨今阅世更长久,宝物自当不胫走。
真赏偏逢节相迟,总呵定有灵祇守。
颇类遗经估舶传,鉴家过眼认云烟。
人间晚出宜珍异,玉磬声高玉枕前。
兴朝骑射首肄武,武爵善射名十五。
烈王艺具贯札神,?箭森森传秘府。
关东定檄开营门,塞山秋高旗帜翻。
红轮悬的射羊眼,万众听鼓昼不喧。
白翎金簳插腰后,满月弓开霹雳手。
过箫风疾烁电奔,主皮堕空革音厚。
其制六孔觚浑圆,非铜非铁骨角穿。
怪鸱一声出林外,下应击鼓声阗阗。
传箭流星走千里,射马射人此余技。
更嬴锁云伯仲间,黄帝乌号等闲耳。
独讶笴长三尺强,飞蛮尺六倍尺量。
垂天舒翼状张拱,想见英姿帝座旁。
留遗夏服鲛函饰,令德有铭栝可勒。
玉牒当年并策勋,肃王夭毙黄巾贼。
未央瓦甒缺不全,隗嚣宫碗霾寒烟。
?珑陶器出天水,绣匣珠襦话惘然。
刻箫以玉亦以铁,范土抟沙妙逾绝。
一枝直干遏行云,十指春寒弄晴雪。
图画清明记上河,樊楼镫火夜阑多。
参差织手当窗奏,窈窕娇喉背镜歌。
牟驼冈下烽烟逼,从此箫身陷榛棘。
一曲残山剩水声,千龄雨过天青色。
惜不招邀汪水云,金台秋老话斜曛。
长携雪窖冰天坐,如响青嵩碧洛闻。
花瓷昔制陶人手,遗事宣和未曾有。
青城应唱念家山,紫玉曾吹《折杨柳》。
野火寒郊万劫灰,山河破碎剩箫材。
官哥柴汝知何似,筝笛笙簧倍可哀。
红愁碧恨春无主,月冷陶丘蚀风雨。
不知埏埴纪何时,此亦中原乾净土。
《宋瓷箫歌》【清·邵堂】未央瓦甒缺不全,隗嚣宫碗霾寒烟。?珑陶器出天水,绣匣珠襦话惘然。刻箫以玉亦以铁,范土抟沙妙逾绝。一枝直干遏行云,十指春寒弄晴雪。图画清明记上河,樊楼镫火夜阑多。参差织手当窗奏,窈窕娇喉背镜歌。牟驼冈下烽烟逼,从此箫身陷榛棘。一曲残山剩水声,千龄雨过天青色。惜不招邀汪水云,金台秋老话斜曛。长携雪窖冰天坐,如响青嵩碧洛闻。花瓷昔制陶人手,遗事宣和未曾有。青城应唱念家山,紫玉曾吹《折杨柳》。野火寒郊万劫灰,山河破碎剩箫材。官哥柴汝知何似,筝笛笙簧倍可哀。红愁碧恨春无主,月冷陶丘蚀风雨。不知埏埴纪何时,此亦中原乾净土。
https://shici.929r.com/shici/lWuSHt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