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残红落紫苔,笙歌无梦到楼台。
溪山昼锁石桥断,山雨夜添春水来。
江上客扶归马醉,柳阴人唤打鱼回。
不知上苑花开否,无路行看羯鼓催。
一片残红落紫苔,笙歌无梦到楼台。
溪山昼锁石桥断,山雨夜添春水来。
江上客扶归马醉,柳阴人唤打鱼回。
不知上苑花开否,无路行看羯鼓催。
这首明代诗人周启的《春日杂兴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春天雨后闲适的画面。首句“一片残红落紫苔”,以落花飘零的景象,暗示了春光的消逝和时光的流转,紫苔的出现则增添了几分幽寂之感。次句“笙歌无梦到楼台”,通过笙歌的虚无梦境,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事的疏离和内心的宁静。
第三句“溪山昼锁石桥断”,描绘了雨后山景,石桥被流水阻隔,仿佛时间静止,溪山被封锁,流露出一种静谧而封闭的空间感。第四句“山雨夜添春水来”,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的湿润,春水上涨,暗示着生机与活力。
第五、六句“江上客扶归马醉,柳阴人唤打鱼回”,通过江边归客和打鱼人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恬淡与和谐,以及人们对自然的亲近。最后一句“不知上苑花开否,无路行看羯鼓催”,以想象中的上苑花开与现实的无法亲见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繁华的遥想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结尾的“羯鼓催”则隐含了对官场事务的厌倦和对自然节奏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雨后的山村景象,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