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退院诗十四首·其一》
《退院诗十四首·其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生来业运满应除,幸托龙天得退居。

庐岳故丘曾有约,金轮祖席且从虚。

黄花晚节凌霜早,白竹新锄数亩馀。

自此幽栖少邻并,清谈无客或观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退隐后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生来业运满应除”,透露出一种解脱与放下之意,暗示了诗人经历了人生的各种经历与因果之后,现在正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接着,“幸托龙天得退居”表达了对能够退隐山林,接近自然与神灵的庆幸与感激之情。

“庐岳故丘曾有约,金轮祖席且从虚”两句,进一步说明了诗人与庐山的深厚渊源以及对过去修行生活的怀念。庐山作为佛教圣地,象征着高洁与智慧;“金轮祖席”则可能指代了过去的修行场所,如今已空无一人,象征着过去的结束与新的开始。

“黄花晚节凌霜早,白竹新锄数亩馀”描绘了诗人退隐后的自然生活场景。黄花(菊花)在晚秋时节依然傲然开放,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白竹则代表了清新脱俗的生活环境。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退隐后的宁静与自在。

最后,“自此幽栖少邻并,清谈无客或观书”点明了诗人退隐后的孤独与自我反思。幽居之处,少了世俗的纷扰,只有自己与书籍为伴,通过清谈与阅读,寻求心灵的慰藉与智慧的增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退隐后内心的平静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漫吟三绝·其一

机于倚伏知消长,数向乘除识后先。

此理世间谁会得,须知由我也由天。

(0)

南寺僧人求草书·其一

脱帽南山政事馀,无禅本性亦如如。

前身不是山僧化,肯与山僧作草书。

(0)

送俞士栗归南都·其二

扁舟东去背西风,数幅轻帆一望中。

飞尽芦花雪欲下,带将秋色过江东。

(0)

贺杨宗器侍讲

仙籍由来不易攀,蓬莱高拱五云间。

一朝拜舞承纶綍,十载清华任往还。

夜直篝灯书日历,早朝簪笔侍天颜。

莫嫌寂寞羁英俊,只是颜郎鬓未班。

(0)

长亭怨慢.旅夜无聊,朱月槎孝廉有源出西泠歌女爱儿罗帕索题,为填一解

怕重检、啼痕妆晕。自别西湖,燕笺无信。

剩有秋罗,那回玉臂淡相衬。

酒唇斜掩,残醉后、馀香印。

一缕一缠绵,问后约、何时才准。零粉。

记星星点点,隔岁未全消褪。

当初赠与,把红豆、细封离恨。

到时日、汗灭尘缁,但珠泪、灯前偷揾。

试折叠看来,总是相思真本。

(0)

詶左虞过访二首·其一

命驾故人远,论心国士偏。

水亭寒欲雨,村树澹生烟。

解榻因徐稚,留刀为吕虔。

青山连建业,王气酒杯前。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