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蛇满地走如飞,入石三分未是奇。
掇取恒河归掌握,毫毛不动始知机。
生蛇满地走如飞,入石三分未是奇。
掇取恒河归掌握,毫毛不动始知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充满了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深邃的哲理。"生蛇满地走如飞"一句,以生动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旺盛与不可预测,仿佛大地之上,到处都是活跃的生命在迅速移动。
接着的"入石三分未是奇"则更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事物本质洞察力的一种挑战。这里所谓“入石”,意味着能够穿透坚硬无比的岩石,三分则可能象征时间或空间上的极致划分。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超常规力量和能力的赞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不可思议之事的接受态度。
"掇取恒河归掌握"一句,更是表现出一种控制宇宙、驾驭天地的壮观场景。恒河,即黄河,象征着中国的母亲河,而将其收入掌中,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无限想象和对宏大主题的把握。
"毫毛不动始知机"则是整首诗的高潮所在。这句话体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智慧,意味着只有当一切都静止不动时,才能洞察事物的真实本质和运转规律。这里的“机”字,可解作天地间万物运行的根本原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超常现象的描绘,以及对于宇宙力量的想象与掌控,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丰富的文学才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