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塔苍崖结搆牢,岿然俯视世滔滔。
烟云连野心同远,楼阁依山步渐高。
性本虚明宜自得,无经悟入亦徒劳。
可怜有客勤三礼,不见灵光现玉毫。
孤塔苍崖结搆牢,岿然俯视世滔滔。
烟云连野心同远,楼阁依山步渐高。
性本虚明宜自得,无经悟入亦徒劳。
可怜有客勤三礼,不见灵光现玉毫。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孤独而坚固的塔矗立在险峻的山崖之上,俯瞰着世间繁华与沧桑。烟云缭绕,诗人的心境与之相融,仿佛与远方的壮志一同延伸。楼阁依山势而建,步步登高,展现出诗人追求精神境界的执着。
诗中强调了内心的虚静和明白对于个人修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自我领悟才能真正得益,否则空有外在的追寻也是徒劳。然而,诗人惋惜地提到有游客虽虔诚地行三礼,却未能见到塔中可能的灵光显现,暗示了内在修为与外在仪式之间的微妙关系。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刘鹗以元代诗人的视角,通过对玉泉山塔的描绘,引导读者反思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提升。
昔祠云台馆,行穿御阶柏。
夕阴岚气深,重碧照行客。
独访张超谷,渐觉岩险迫。
冰生玉井头,日射仙掌侧。
岂无铁锁悬,翻身若飞鹘。
恐烦华阴令,不奈昌黎伯。
王事况有程,车马何忽忽。
流观终南山,周览天府国。
尔来十七年,欲往不再得。
山河想邈悠,伤残转萧索。
摩挲商老图,彷佛希夷宅。
高哉莲华峰,白云澹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