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六尚书留太湖石在洛下借置庭中因对举杯寄赠绝句》
《杨六尚书留太湖石在洛下借置庭中因对举杯寄赠绝句》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借君片石意何如,置向庭中慰索居。

每就玉山倾一酌,兴来如对醉尚书。

(0)
注释
借君:借给你。
片石:一块石头。
意何如:有何用意或心情如何。
置向:放置到。
庭中:庭院中。
慰索居:安慰孤独的生活。
每就:每当靠近或每次就着。
玉山:比喻美酒如玉山。
倾一酌:斟满一杯酒。
兴来:兴致起来或情绪高涨时。
如对:如同面对。
醉尚书:醉酒的尚书,尚书是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指代诗人的好友或知己。
翻译
借你一块石头有何用意呢,放在庭院中以安慰你的独居。
每当我就着这座像玉山般的酒杯斟满一饮,兴致上来时仿佛对着醉酒的尚书一般。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时期所作,名为《留太湖石在洛下借置庭中因对举杯寄赠绝句》。诗人通过借用一块石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寓意。

“借君片石意何如,置向庭中慰索居。” 这两句话表明诗人将这块石头放在院子里,以此来安慰自己孤独的居住状态。这块石头不仅是自然之物,也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寄托,成为他与自然对话的一种媒介。

“每就玉山倾一酌,兴来如对醉尚书。” 这两句则描绘诗人在玉山饮酒的场景,每次都会倒出一杯酒,好像是和石头对饮一样。这种超脱现实的情境营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希望借助酒精来逃避现实、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借物抒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寄托和艺术想象。在这里,石头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白居易以其平实而深刻的笔法,成功地将这种情感传达给读者,使得这首简短的小诗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意。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寄子

太学何蕃且一归,十年甘旨误庭闱。

休辞客路三千远,须念人生七十稀。

腰下虽无苏子印,箧中幸有老莱衣。

归期定约春前后,免使高堂赋式微。

(0)

甲午六月卧病柔川呈地主五首·其一

西界群山半削成,平居怅望指高青。

银河上水通三石,玉笋馀云散五星。

旷岁移家方失路,连城带甲此谭经。

不图颠沛流离日,树色溪光满户庭。

(0)

郭忠恕夏山仙馆

苍厓过雨流青玉,万朵芙蕖红间绿。

松枝摇动碧帘风,兰舟徐度回塘曲。

画阁朱楼设翠褕,银床冰簟上流苏。

美人绣倦频来往,仙侣长吟聊自娱。

羽扇不挥尘不到,博山麝脑香犹袅。

新蝉惊破北窗眠,幽禽啼断林间巧。

竹烟浮翠荐龙团,树影当庭映日圆。

晚来两两寻幽客,应识溪声六月寒。

图中景物非人世,如此丹青谁得似。

屈指流传四百年,宣和赏识标忠恕。

人间何处无炎歊,火云照耀未能消。

高斋展对殊未已,一片凉飔落素绡。

(0)

续梅花百咏·其三十三烟梅

古干疏枝远望迷,山村不辨树高低。

花开庾岭寒香袭,日暮惟闻喜鹊啼。

(0)

咏怀·其二十

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

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

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

是时鹑火中,日月正相望。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

羁旅无俦匹,俛仰怀哀伤。

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

岂惜终憔悴,咏言著斯章。

(0)

题紫蝴蝶花

蝴蝶梦为花,花开幻蝴蝶。

紫艳双纷翻,香心不可拾。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