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得吴山土一堆,思亲日夕寸肠催。
粗安窀窆封新鬣,可卜神明稳夜台。
满目松杉滋涕泪,无情猿鸟亦悲哀。
祖先丘陇遥相望,累叶忠魂总不灰。
买得吴山土一堆,思亲日夕寸肠催。
粗安窀窆封新鬣,可卜神明稳夜台。
满目松杉滋涕泪,无情猿鸟亦悲哀。
祖先丘陇遥相望,累叶忠魂总不灰。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侯承恩在丁酉年三月为其亲人下葬于吴郡贞山之麓后所作。诗中充满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买得吴山土一堆”,简练地描绘了墓地的朴素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接下来的“思亲日夕寸肠催”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日夜思念亡亲的痛苦心情,将情感推向高潮。
“粗安窀窆封新鬣,可卜神明稳夜台。”这两句既是对墓葬仪式的描述,也寄托了诗人对亡灵安息的祈愿。通过“神明稳夜台”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对亡者灵魂得到安宁的期待。
“满目松杉滋涕泪,无情猿鸟亦悲哀。”诗人以自然界的景物来映衬自己的悲痛,松杉的生长、猿鸟的啼鸣,都成为了他内心哀伤的象征,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生动。
最后,“祖先丘陇遥相望,累叶忠魂总不灰。”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与怀念,也寄寓了对家族血脉传承的信念,即使亲人已逝,但他们的精神与忠诚永存不灭。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墓地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亡亲的哀思与对家族传统的坚守。
西北频年值岁凶,东南财赋半成空。
万方一统虽遭际,斗米三钱尚未逢。
减膳共知劳圣虑,转输谁复念民穷。
感来便欲抽簪去,恐负清朝教养□。
去年闽中来,访兄兄著褐。
青灯共夜深,摊书助捡阅。
今年辞兄归,兄著绿罗衣。
玉堂晚进食,道路有馀辉。
传语乡人道,无如读书好。
矧彼痴愚夫,变形从释老。
詾詾如聚蛆,食我农亩储。
有识者三叹,滔滔将何如。
家翁二千石,休官尚忧国。
有子绍箕裘,此机良可息。
登堂捧寿卮,诵我送行诗。
青云伫待尔,慎勿来迟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