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熙宁蜡祭十三首·其四奉俎用《承安》》
《熙宁蜡祭十三首·其四奉俎用《承安》》全文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礼崇明祀,必先成民。奉牲以告,备腯其均。

炮炙芬芬,俎豆莘莘。锡之纯嘏,以佑斯人。

(0)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礼仪色彩的诗句,描绘的是古代祭祀时的一些程序和氛围。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对历史礼制的深刻理解。

“礼崇明祀,必先成民”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庄重而肃穆的基调,“礼崇明祀”指的是祭祀之礼必须彰显其崇高与神圣,而“必先成民”则强调了这种仪式对社会成员的规范和教化作用,意味着只有当人们都被教导得当,社会秩序得到维护时,祭祀才能顺利进行。

接下来的“奉牲以告,备腯其均”详述了祭祀中牲畜的准备与分配。古代祭祀往往需要用牲畜作为供品,“奉牲以告”表明通过这些牲畜来向神灵报告人间之事,而“备腯其均”则说明了牲畜的肉在仪式结束后要公平地分配给参与者,这既体现了对神的敬意,也展现了人们之间的和谐与分享精神。

随后的“炮炙芬芬,俎豆莘莘”则描绘了祭祀时食物的烹饪与摆设。这里,“炮炙”指的是烹饪方法,而“俎豆”则是古代祭祀中常用的器具,用来盛放供品。这两句通过对味道和声音的细腻描写,传达了祭祀时食物准备的精致与庄重。

最后,“锡之纯嘏,以佑斯人”表明了整个祭祀活动的终极目的,即通过这种神圣的仪式来保佑所有的人。这里,“锡之”指的是将供品置于特定的器具中,“纯嘏”则意味着供品的精致与美好,而“以佑斯人”则是祭祀活动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保护和祝福人们。

整体来看,这些诗句通过对古代祭祀细节的刻画,展示了一个完整而庄重的礼仪过程,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与社会秩序的深切理解和尊崇。

作者介绍
郊庙朝会歌辞

郊庙朝会歌辞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欧阳明府江上草堂

青原山上草堂开,竹杖黄冠日往回。

雨过新潮低卷幔,云连孤嶂落衔杯。

闻棋每忆林间榻,静钓还思石上苔。

佳政秪今人共说,未应陶令赋归来。

(0)

送僧试经赴金陵

奉诏西游说梵经,秋风应到石头城。

帆飞楚水舟中饭,梦落淮山树里行。

一锡独携空界月,三车遥对广庭声。

禅心彼此随缘住,尘世空惊远别情。

(0)

书陈果之阜阳亭

阜阳山水多佳致,亭子幽幽翠微里。

雁池梓泽不须论,绿野平泉只如此。

平泉绿野多乔木,未胜君家阜阳曲。

书幌遥临雪海青,饮缸倒浸南山绿。

石门沙岭竹边房,同谷方池映橘霜。

霜煎夕照松声远,云际飞泉月影凉。

耕童牧叟閒来去,草衣笋笠还朝暮。

主人尚拟鹿门居,坐客都迷辋川野。

羡君三十著儒衣,潇洒亭中独下帷。

殷勤且毕青云事,他日还应画绣归。

(0)

夏日过憩天王寺

炎暑不可度,端居日方永。

同袍四五人,共爱山中静。

飞阁轶氛埃,丛林逗萝径。

潭静日已秋,竹深午犹暝。

初沿双溪转,稍入空中境。

婉婉林鸟声,悠悠野僧定。

平生好幽玩,尽日惬佳兴。

山水发清机,风泉澹初性。

日夕徐徐归,云间响孤磬。

(0)

湘阴舜妃庙

虞帝南巡日,英皇北望时。

翠华春不返,碧草暮相思。

万里重湖水,空山二女祠。

沉珠真自惜,埋玉竟谁知。

斑竹留双泪,苍梧隔九疑。

天涯龙驭远,镜里凤情悲。

巫雨凄残梦,湘云蔼暝姿。

渚芳迎杂佩,波影动灵旗。

惨淡思韶舞,凄凉咏楚辞。

空馀清夜瑟,幽怨托哀丝。

(0)

乙巳春日寄吕海月宣慰董天麒二帅

五夜春回北斗边,东风江上雨连天。

干戈未息龙蛇岁,日月空催犬马年。

药石岂能裨世用,山林何待起遗贤。

诸公戮力扶王室,独向茅檐理断编。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