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逢春望欲迷,直从云外得攀跻。
丹邱未必人能到,珠树唯应鹤可栖。
半槛烟波收楚越,一尊云雨著鲸鲵。
凭空不尽翩翩思,独立苍苔听鸟啼。
江上逢春望欲迷,直从云外得攀跻。
丹邱未必人能到,珠树唯应鹤可栖。
半槛烟波收楚越,一尊云雨著鲸鲵。
凭空不尽翩翩思,独立苍苔听鸟啼。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小孤山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首句“江上逢春望欲迷”,写出了春天江边景色之美,令人心醉神迷。接着“直从云外得攀跻”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攀登至高处,仿佛与云海相连的情境。
“丹邱未必人能到,珠树唯应鹤可栖。”这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丹邱和珠树,象征着仙境般的美好,只有仙鹤能够到达,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半槛烟波收楚越,一尊云雨著鲸鲵。”这里以“半槛烟波”描绘了山间雾气缭绕、水天一色的景象,而“一尊云雨著鲸鲵”则可能是在比喻诗人的心境如同云雨般变幻莫测,又如鲸鲵般深邃广阔。
最后,“凭空不尽翩翩思,独立苍苔听鸟啼。”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独自站在山巅,思绪万千,倾听周围自然界的鸟鸣声,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与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理解。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琳琳琅琅,洞开金房。钟钟锵锵,中调丝簧。
主人将罢直,归从承明。轩旌曷来兮出门望。
堂前翘足珠履客,窗中卷帏红袖色。
起视府中,府中屏息。
忽传收者将到门,金炉香热酒正温。
群奴仓皇客引起,来时浮云去时水。
河桥上将亡官军,虎旗长戟交垒门。
凤凰诏书犹未到,满城戈甲如云屯。
家家玉帛弃泥土,少女娇妻愁被虏。
出门走马皆健儿,红粉潜藏欲何处?
呜呜阿母啼向天,窗中抱女投金钿。
铅华不顾欲藏艳,玉颜转莹如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