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是辰尺五悬,洮云陇树望相连。
天高西北长空尽,势控燕秦大地偏。
烟杪一丸关百二,河流如线路三千。
此身托足知何处,仙掌擎来霄汉边。
历历是辰尺五悬,洮云陇树望相连。
天高西北长空尽,势控燕秦大地偏。
烟杪一丸关百二,河流如线路三千。
此身托足知何处,仙掌擎来霄汉边。
这首诗描绘了站在华山上俯瞰四周景象的壮丽与辽阔之感。首句“历历是辰尺五悬,洮云陇树望相连”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峰与天空的相对距离,仿佛能触及星辰,同时将远处的云彩和树木巧妙地连接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远的视觉效果。
接着,“天高西北长空尽,势控燕秦大地偏”两句进一步扩展视野,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天际,描述了华山在广阔天地中的位置,其气势不仅控制着燕、秦两地,更似乎触及了遥远的西北天空尽头,展现出华山的雄伟与壮观。
“烟杪一丸关百二,河流如线路三千”则通过对比,将华山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联系起来。一丸指的是关隘,百二则是形容关隘之多,形象地描绘了华山周围众多险要的关卡;而“河流如线路三千”,则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华山周边河流的密集与蜿蜒曲折,如同无数条线交织在一起。
最后,“此身托足知何处,仙掌擎来霄汉边”表达了诗人站在华山顶端时的感慨,既是对自身位置的疑问,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仙掌在这里象征着华山的高耸入云,仿佛是支撑着天空的巨掌,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无限遐想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展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深刻感受,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遥望南岩百尺岗,青山叠叠树苍苍。
题诗壁上云生石,入定岩前石作房。
一窍有灵通地脉,半空无雨滴天浆。
鹅湖此去无多路,肯借山间结草堂。